http://116.55.251.204/Img/2024/2/20240224275f6eae66f146ee9916116352681c6d.jpg
大理市政协紧扣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自觉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在助推大理市经济社会发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4-02/23/034572.html

等待处理…

搭建协商平台 “议”出民生幸福

本报记者 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4年02月23日  浏览量: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大理市政协紧扣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自觉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在助推大理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通过搭建协商平台,“议”出民生幸福。

“改造完以后,这个门禁系统你使用下来感觉怎么样?”

“很好用,比原来的系统不仅方便得多,也安全得多。现在这个门禁系统有人脸识别功能,人在家里用蓝牙也可以开,很方便;原来的单元门锁都没有,现在的系统比以前安全得多。”

1月24日一大早,下关街道南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董德琼刚到辖区内的世纪园小区,就遇到了正要出门买菜的居民王君华和尚红杰夫妇。夫妻俩居住在世纪园小区已经20多年了,他们一家对新更换的单元楼门禁赞不绝口。

“以前这个小区的单元门基本上都坏了,去年好多业主反映,社区也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三个月前把这些门全部换掉。门禁系统换了以后,大家都感觉比较方便。”尚红杰高兴地说。

2023年11月7日,在南环社区举行的“开展院坝协商·建设平安社区”活动中,群众代表们分享了社区内的生活情况,并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中,世纪园小区住户们表示单元楼门禁年久失修,希望社区帮忙反映及时更换单元楼门禁的诉求。

“2020年,我们把世纪园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为小区改造了水电及屋顶防水,通过一系列改造,居民们都觉得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董德琼介绍,“2023年,居民再次提出要进行单元门禁系统改造,我们与市政协反映后,社区召开了协商在基层会议。通过协商,同意为世纪园小区门禁系统进行改造,去年11月已全部完成小区17个单元门的改造,居民使用后反响很大,都觉得比以前方便得多、实用得多、安全得多,居民从中得到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居民有所求、社区有答应、政协有协商、部门有行动。一年来,大理市政协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深入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聚焦民生议大事,“小切口”反映“大民生”,围绕出租房管理、人居环境整治、村组经济发展、平安建设、农村学校管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讨论。在13个乡镇(街道)累计召开“协商在基层”议事活动16场次,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协商199人次,组织相关各方参与协商473人次,推动政协协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农村集中,协商内容进一步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协商中解决问题,在协商中凝聚共识,以人民政协成熟的协商机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龙悦华府是大理市的新建小区之一,小区内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随处可见各种观赏树木,错落有致的花草和绿意盎然的植物给小区居民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绿色空间”。

“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紧紧围绕绿美宜居的要求,扎实推进绿美小区建设。龙悦华府小区内部以‘山水之城’的景观主题,融入‘山’‘花’‘水’元素,打造‘两轴、两环、五别院’景观。通过种植开花和色叶乔木以及特色的乌桕林和水景观,打造光影斑驳的林下空间,营造舒适轻松的生活氛围,为住户提供可居可游的诗意栖居生活。”云南省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滇西片区总经理刘锦介绍。

在绿美社区建设中,新小区实现了锦上添花,老旧小区也实现了旧貌换新颜。过去,因前期物管对公共绿化带长期缺乏养护,下关街道兴盛社区鸿鑫佳园小区内出现了树木枯死、杂草丛生、黄土大面积裸露等现象。2023年鸿鑫佳园小区进行了绿美小区建设,新增绿化面积610平方米。

花草树木种下去了,谁来管护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兴盛社区党总支通过“社区建、党员管、群众护”的方式,由党员带头认领管护责任区,热心居民纷纷争做小区管理员,与社区签订了《认养管护承诺书》。

“业主非常欢迎绿美小区建设,纷纷积极响应,我也带头认领了一块绿地。现在我们通过党员、群众、物业公司共同养护,争取把小区越建越美。”鸿鑫佳园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凤云一边修剪着小区内的绿植一边说。

大理市政协在协商“绿美大理”建设中,提出了重视项目形象设计、健全项目后期管护机制等建议都被充分采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白族扎染技艺是大理地区传统手工印染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灵动飘逸的白蓝之间,闪耀着手工艺人们的技艺和智慧,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其他的非遗项目一样,千百年来,扎染的传承与传播主要依靠师带徒的方式延续至今。

“所有的技艺在我这一代,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传下来的,以前培养一位传承人,需要十年、十几年的时间。数字化介入后,缩短了我们培养传承人的时间,有可能通过数字化加上师傅教徒弟后,两三年我们就能够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传承人。”国家级白族扎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段树坤说。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积淀了丰厚的大理茶叶文化内涵, 2011年,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保留高原仓陈化、蒸茶、揉茶、压制、定型等传统工序的同时,不断发展新技术,实现了生产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使非遗传承有了质的飞跃。

在政协大理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民进大理州委以集体提案的形式提出《关于加强非遗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承保护,努力推动大理市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谈到当初撰写这一提案的原因,民进大理州委副主委张惠香说:“一方面是国家很重视非遗数字化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是大理市有很多非遗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我们基于此作了一些思考,所以就提出了这个提案,大理市非常重视这个提案。”

截至目前,大理市80项非遗项目、230名非遗传承人做到了每个项目、传承人都有专门档案、专柜保管、专人负责。同时,大理市将非遗数字化成果全部上传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数据库平台,对项目和传承人进行介绍并发布非遗工作动态。

“民进大理州委提出的这个提案,对大理市非遗数字化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大理市文旅局副局长何永华说。

协以成事,商以求同。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解决,体现了大理市政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履职理念,通过把一份份“民意账单”变成“履职清单”,在协商议政中展现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情怀和初心。目前,大理市政协已经形成以全体会议协商为龙头,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为重点,“协商在基层”为延伸,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相辅相成的协商议事机制,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彰显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助推大理市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