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4/1/pc20240131826a6cc7b0424d7081d36d1b1a481a30.jpg
近年来,市林草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让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4-01/31/034409.html

等待处理…

市林草局:保护生物多样性让洱海流域成为候鸟迁徙“驿站”和栖息“天堂”

2024年01月31日  浏览量:1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市林草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让大理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和栖息“天堂”。

凤仪镇江西村委会白塔村后山属哀牢山支脉,这里植被种类丰富,山高林密,人类干预少,可以为迁徙的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天然的候鸟迁徙通道。

云南大理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站长张佐柱介绍:“在大理市辖区内,这一候鸟迁徙通道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一候鸟迁徙通道从凤仪镇后山定西岭开始,一直到太邑者摩山,全长近20公里,是大理州辖区内最长的通道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白塔村后山被附近村民平整成一个个“打雀台”,专门用于打鸟,来丰富自己家的餐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餐桌上的“美食”变成大家保护的对象。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候鸟迁徙情况,市林草局在这里设置了保护点,白塔村村民茶永春也从“打鸟人”变成了“护鸟人”,成为白塔后山保护点护林员。

茶永春对记者说:“我们小时候在山上打鸟,是用汽灯点亮了打,当时是没人管的。现在老百姓都不打鸟了,天天在山上的都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山上的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了。”

和其他护林员一样,茶永春每天都在附近林区巡查,一方面是防范森林火险,另一方面是注意观察野生动物,一旦发现有中毒、受伤的野生动物将及时进行救助,受伤严重的就立即转送到大理州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护点进行治疗,康复后重新放归大自然。据了解,这一救护点每年救助600多只野生动物,其中绝大多数为鸟类。

洱海是滇西高原最大的断陷湖泊,也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其流域面积达256.2平方公里。洱海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典型多样的生物群落,也成为候鸟迁徙重要通道上的中转站和栖息繁殖地。

“去年9月20日到10月19日,通过者摩山猛禽类监测,监测到2目3科24种鸟类,比如短趾雕、金雕、游隼,还有乌雕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总共有2830多只,在短短一个月内记录到这么多,这在全省都是少见的。”张佐柱说,“说明这里是全省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表明大理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当前,市林草局正在筹建大理洱海流域候鸟迁徙栖息繁殖和中转地野生动物本底监测和环志站,通过站点的建设为候鸟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通过保护候鸟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记者 黑浩川 杨振飞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杨东:承袭茶马古道“人间烟火”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