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后院”二字,你会想到哪里?我人生中最初的后院,是儿时家里院子屋后的小空地,那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可是在去年,我又邂逅了一个“后院”,里面却没有蔬菜。
听朋友说那条小巷有一排银杏树甚是美丽,于是寻了过去。银杏树烂漫多姿,在黄灿灿的叶子掩映下,我忽然发现一家门店前挂着一个火车站站牌,醒目而独特,略一打量,便有“后院”二字入了眼帘。
后院,是一家咖啡屋,地点和名字一样,隐藏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幽静而隐蔽。
惊喜驱使我走了进去。空间不大但布置得很有格调,屋内摆放着不少怀旧物,比如手摇点唱机、老挂钟、双卡录音机、老式缝纫机头、掉漆的木柜子、干花,满满的设计感和小心思,看似凌乱中,也彰显了主人独特的审美。
服务生安静地工作着,并不理会我的到来,这里没有让人感觉被怠慢,也没有热情到令人不自在的服务,这种感觉正合我心意。
最吸引我的还是大大小小的书柜,整齐地放置着那么多书,还有一些书被随意地放在桌子、椅子、吧台、柜子、窗台甚至地上,随意安然的状态与屋子的风格极搭,像两个自由而有趣的灵魂惺惺相惜。
屋内放着背景音乐,虽然音响设备不是很好,但不耽误音乐的输出与最终表达。在这里,时间似乎是凝固的,只有轻柔的民谣在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后来知道老板是一位90后,热爱读书,致力于在小城开一家独立书店,又恐纯粹的书店不被人喜爱,于是便有了这间“咖啡书屋”,先用咖啡吸引你,最终让你爱上阅读。
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老板精心挑选的,绝大部分是人文社科类,读者可以买走喜欢的书,也可以参加图书漂流活动,捐赠者捐出两册书籍,便能获得咖啡券一张。咖啡、书吧,在这里形成一个温暖的、有机的、可循环的人文精神空间。
掉漆的木桌子上摆了书,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彩色的粉笔字潇洒有力,“今日推荐”下面是十几个书名。我随意取了一本书,坐到后门的小露台上,眼前小小的世界也露出广阔的温柔,霓虹也好,星光也罢,终究都是光。我想,每一个爱书之人走进它时,都会有走进梦中书屋的感觉。
如今的后院咖啡屋,早已是小城网红之地,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着,不管他们是单纯来打卡还是其他,能走进来就是与阅读亲密接触,就有可能爱上阅读。而我来这里,只为读书与买书,这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姿态。这里,是安顿灵魂的公共空间。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