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的山沟沟》是王文铭老师的第一本专著,不管是里面的单篇阅读,还是整本书的系统阅读,我都是算最早的读者之一。从初二开始到初中毕业,王文铭老师都是我的语文老师。那时,他在我们那里就是一名让无数人敬仰的作家,不仅书教得好,还经常有作品问世。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是有福的,当他的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时,我们总是能第一时间读到,这对我们写作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后来之所以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王文铭老师的影响和带动是分不开的。他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我出的第一本诗集,就是王文铭老师不辞辛苦为我修改和整理出来的,还热情地帮我写了序言。而今,承蒙王文铭老师的信赖,要为他的作品写一个叫“序”的东西,我着实诚惶诚恐,以自己的浅薄才学,这岂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和鲁班门前舞斧头。但我还是乐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是出于感恩,感恩王文铭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辛勤栽培;另一方面是出于感动,感动王文铭老师质朴无华而又温暖人心的作品。更何况在老师面前出丑,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老师永远是老师,学生永远是学生,还可趁此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王文铭老师大半辈子都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现在依旧不改初衷,肩负使命,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为一棵幼苗的茁壮成长,都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更不要说数十年来他栽培了不计其数的栋梁之才。我曾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像王文铭老师一样,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梦想我也实现过,但只是昙花一现,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山村小学代课,白天为学生辛勤耕耘,晚上独守无边孤寂,个中酸甜苦辣不必赘言。这样的生活我持续了仅仅一年都觉得不易,更何况王文铭老师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坚守和付出。仅凭这点,作为学生的我,都对其深感敬佩并自惭形秽。
相比于那些所谓的先锋写作、潮流写作,王文铭老师的写作似乎显得有点“土”,不玩弄花里胡哨的东西,不粉饰,不造作,不炫酷,以最朴实的语言书写身边最熟悉的人、物和事儿。可“土味”造就的是“美味”,在华而不实的众多文化大餐中,看似落伍的“土味”反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做人最忌讳虚伪,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王文铭老师给书取名为《滇西北的山沟沟》就可看出他为人和为文的真诚,不管别人怎么评说,他就是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山沟沟里的滇西北呈现给大家,让“土味”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文铭老师是写美食的高手,书中有很多篇什是关于滇西北民间的美味佳肴,如:青蚕豆瓣稀饭、土锅洋芋焖饭、猪生皮、虫子大宴、大肠里脊等,很多美食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读着王文铭老师这些活色生香的文字,不禁让人馋涎欲滴。山沟沟里的滇西北,今非昔比,内非外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有福的。滇西北美味的诱惑和享用,让王文铭老师文思泉涌,佳作连连;王文铭老师美文的问世和传播,又让滇西北的美味香飘万里,名扬天下。二者相互成就,彼此收获,这是一种良性写作。
如果说王文铭老师的美食作品给我们带来味觉上的享受,那他另外真情流溢的作品无疑给我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山沟沟并不是贫困窟,而是聚宝盆,其聚积着人类最本真的那份纯洁、那份善良、那份温暖、那份明丽。在王文铭老师的笔下,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令人为之动容,都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别看王文铭老师身材高大,他的情感之细腻、体验之真切、感悟之深沉,是很多男儿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他才情喷薄的先决条件,更是他作品的精华所在。面对这样独特“美味”的作品集,谁能抵挡得住内心的阅读渴望!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