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秋天,拥有着一道道的门,而打开那些门的密码,各不相同。
有时,是梧桐叶的飘零,“沙沙沙——”,悄悄地书写着迎接秋天的邀请。“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随着凉爽风儿的徐徐吹动,那些早衰的梧桐叶,开始变得有点弱不禁风。终于,在某个静谧的时刻,默默地鼓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那掌声既是向开始有了离意的夏,提前道别;更是对悄然而至的秋,表示热烈的欢迎。世间很多事,来去都在蓦然,来去皆是天然,比如眼前这夏秋的交换。因此,对于我们根本无法左右的那些变故,很多时候,我们只选择两个字——“坦然”。
有时,是秋虫的呢哝,“唧唧唧——”,不知不觉间便唤醒了秋天的诗情。随着夜幕的降临,作为琴瑟高手的蟋蟀们,在水足饭饱之后,个个在自家门口摆好阵势,举行“相约在秋季”的专场演出。别看蟋蟀们在白天那么文静,到了夜晚,则完全换了另外一副模样,可以说是典型的“夜来疯”。弹琴的弹琴、舞蹈的舞蹈,那场景撩惹得其它秋虫们也没了半点睡意。于是,或自觉或不自觉地也加入到了歌舞的行列。“唧唧——”这片草丛是刚刚发出嗓门的羞涩,“嘟嘟——”那个墙角则是口无遮拦的豪放。“秋虫唧唧夜初长,斗帐犹疑灯烛光。二竖苦争闲日月,百年谁共好林塘。”步入秋天,能够平心静气地聆听一下秋虫们的吟唱,不是一种消遣,而是一种休闲,一种从身到心的休闲;不是一种无聊,而是一种浪漫,一种自得其乐的浪漫。
有时,是农机的轰鸣,“突突突——”,徐徐打开准备收获的笑容。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进入初秋,虽然离收获还有一段时日,但勤快的农人们不敢享受太多的轻松。这不,趁着农闲,开始对农业机械进行彻底地检修。农人们知道,只有做足了前期准备,最终才能一举拿下秋收秋种的大决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磨刀不误砍柴工”。院子里的耕牛早就退居二线,如今整日在家赋闲。静看农妇怎样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拾掇得利利索索,以便容纳从田野里运来的那个金色秋天。
有时,是秋雨的迷蒙,“唰唰唰——”,悄然间就激活了秋天的多味瓶。进入秋天,滂沱的暴雨开始变得越来越稀少,愈来愈多的是那些蒙蒙的秋雨。蒙蒙的秋雨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悄悄地激活秋天的生动。洒在山坡丘陵,百果飘香;润于广袤田野,五谷丰登。唯有那些秋蝉儿,有点儿不太欢迎。本来就嗓音嘶哑,遇上秋雨飘零的夜晚,马上就感冒伤风。低沉的歌唱,听着让人心疼。
不过细细想来,能够把歌唱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亦是一种难得的佳境。试问世间人儿,谁能走得这般从容?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