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8/202308081bfd130ad43f4bcabe8211ea7d7e40d2.jpg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的建设目标,以洱海保护治理为核心,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强化措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8/08/033038.html

等待处理…

我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共护河湖长清

2023年08月08日  浏览量:2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的建设目标,以洱海保护治理为核心,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由“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助推洱海水质持续向好。

盛夏时节,双廊镇青山湾洱海水清澈见底,在粼粼波光的映照中,粉色、紫红色、黄色的睡莲竞相绽放, 盈盈舒展的花瓣在绿叶的点缀下更显动人。然而,多年前的洱海岸边都曾因随处乱扔的垃圾,破坏了湖滩、污染了环境。推行河湖长制后,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提升,大家都在用心保护洱海,造福子孙后代。

双廊镇洱海滩地管理员杨付荣对记者说:“现在这个季节正是睡莲盛开的时候,大家一起把青山湾、长育湾治理得这么漂亮,我们都感到很欣慰,因为保护好洱海就是保护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目前,双廊镇有镇、村、组三级河长各16名。作为镇级河长,双廊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阮建军每个月都要巡河4次。检查水质是否正常,垃圾污水是否往河里倾倒……是他每周巡河时的例行工作。

阮建军介绍:“作为镇级河长,每个月巡河次数不能低于4次。在巡河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要立即交办相应的部门或者村委会及时整改,巡河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我市,像阮建军这样的河长有835名,实现了全市1个湖泊、36条河流、247条渠道、27座水库的河湖长管护全覆盖。各级河长严格执行市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镇级河长每周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3天1次、组级河长每天巡查的常态化巡河检查制度。同时,我市还建立“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和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等协作机制,初步形成“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协调、联防联控的跨界河湖保护管理新格局。

位于上关镇的永安江是洱海北部3条主要入湖河流之一,作为洱海重要的补给水源,其水质水量变化深刻影响着整个洱海。河湖长制推行以来,上关镇不仅每天都有人巡河、护河,还与全市其他乡镇同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实现全流域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永安江呈现在人们眼前,永安江入湖水质实现了由劣Ⅴ类到Ⅱ类的质的提升。

永安江的河湖水质持续改善,是我市进一步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抓好河湖保护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突出精准治理,通过实行“一河一策”,深入开展“河长清河”河湖“清四乱”行动,切实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和入湖水质,努力打造美丽河湖。

2022年,大理市河(湖)长制工作在全州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大理市入选全国15个2022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激励市县名单;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居全州首位,洱海和阳溪等7条河流被评定为省级美丽河湖,为全省、全州河湖保护治理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市水务局副局长、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杨志东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底,大理市27条主要入湖河流首次实现了水体优良率为100%的目标,我们正朝着实现河(湖)长制‘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迈进。”

记者 鲍亚颖 罗晓川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大理古城暑期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