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7/pc202307236f49a8fbcb6d49e8b73b9cb41ad25359.jpg
小暑节令后,便进入一个令人激情奔放的时节:阳光满满,树木撑起一片片阴凉,在江尾坝子的天地间,花草嫣然,四处生机勃勃……有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7/24/032910.html

等待处理…

洱源西湖荷正红

作者 未 然
2023年07月24日  浏览量:3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小暑节令后,便进入一个令人激情奔放的时节:阳光满满,树木撑起一片片阴凉,在江尾坝子的天地间,花草嫣然,四处生机勃勃……有老同学在微信上告诉我,今年洱源佛钟山下西湖里的荷花开得正好,或深或浅地连在一起,点染了大半碧波漾荡湖面,这样的架势,不去看一看实是很可惜的。那一天,我一大早就驱车赶了过去,只需半小时的路程,就来到路边的村口。在村委会挂职的女同学一脸和悦地迎了上来,免了通常的客套,我们就拉着手乘凉快去看那些带露的荷花。

洱源西湖水面3.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深3.3米。湖水四季波平如镜,水质良好,四周远山叠翠,峰峦拥秀;湖中菱荷云集,蒲荻泛呈。远在宋、元时,当地渔民便“连芜为畦,植柳为岸,结庐其上。汀港相间,曲折成趣。”明代杨升庵、李元阳、杨南金等一代名士,曾多次泛舟唱和,邑举人杨承淳赋诗赞云:“湖光荡漾几回纹,渔夫歌声闹水滨;信口舡敲湘汉句,断肠弄笛雁鸿云。三三对曲烟蓑合,两两归帆荻岸分;最趁夕阳含缺处,前村沽酒带余醺。” 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泛舟西湖时,被湖光山色及稻穰花村诸景所陶醉,慨然赞曰:“翛翛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

已是上午八点多钟,湖面开阔大气,绿意盈盈,簇拥着的翠色一眼望不到边。晨雾中,高耸的蕾苞摇晃着相互致意,一派礼貌而有序的样子;水上是大而团的荷叶,用圆而柔的叶沿触碰着,似乎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信息。漂浮的晨雾,看似有点多情,粘在荷叶上,凝成大大小小的水珠,像珍珠般来回滚动。那蛙的声音穿过阳光,越过湿湿的湖面,欢悦且柔,大约是蛙儿们在“男欢女爱”地对调子,声音里了充满亢奋与明亮……

齐白石画的荷,总喜欢衬以黑泥鳅或黑鱼。一动一静,一艳一素,妙趣横生。同样有粉嘟嘟的荷花,而西湖的泥鳅和鲫鱼更黑,更灵动生猛,故其味极鲜美,属地方特色美肴之一,故每日清晨垂钓者络绎不绝。想想看,单这山光水色、单这十里荷香、单这逍遥于世外的垂钓之乐,天地之大美,早超出艺术家那独特想象力了。

站在湖湾,“呦嗬嗬……”喊一声,风就来了,清幽的荷香、稻香,还有太阳晒在滩地上潮湿的泥香,隐隐地飘了过来。迷了游人,醉了乡村。绿叶清波间,一朵朵粉嫩的花儿,似矜持的少女从睡梦中刚刚醒来,在水中露出朦胧的笑脸,亭亭玉立,美艳含羞。身临其境,你才能领悟到莲之风骨,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年,西湖除种藕莲外,观赏莲也増添十多个品种: 江台莲花的花瓣为重瓣,花型较大;而龙飞的花朵则为紫白色,形状为漏斗状;仙女散花的花朵为单瓣,花型较大、粉红娇嫩;其余的,如“伯里夫人”、湘莲、粉川台莲等,亦楚楚动人,各领风骚……

雾渐渐散去,阳光带着骄傲的个性,极洒脱地铺展开来,光线穿过荷叶间的缝隙,照亮倒影下的水域,波光漾荡,金碧交错。红蜻蜓、绿蜻蜓,三三两两,张开透明的翅膀,来往盘旋着,像专门来观花赏景的;蜜蜂也“嗡嗡”地飞来,在绿叶与花朵间往来穿梭,酿取着属于自己的甜蜜与芬芳;花仙子们扬起粉红色的脸蛋,艳而不俗,媚而不妖,显得格外的静美与大气。那一刻,仿佛看见诗人杨万里手摇一把纸扇,慢悠悠踱到船头,直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吟得摇头晃脑。

有老同学陪同,我们沿湖西行了数公里,终于有些累了,便在她家荷田边休息。“这些莲蓬长得好可爱啊!”我刚一说, 她立马就脱下凉鞋搁在旁边,要下去采点熟透的莲蓬给我。只见她将一袭绿裙拢起,随手塞在腰间,抬腿就下那荷田,荷间旋即展现一幅清丽迷人的场景,一顶素雅的宽檐遮阳帽,随着苗条身形起伏,整个人都融入红花绿叶的世界之中了。老同学高中毕业回了村,在几十年的风雨中,她是热心村干部,更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一直深受村民的信任与喜爱…… 遐想中,竟不知是人伴花,还是花依人。但我突然觉得,西湖荷正红,西湖白族女儿不也像荷一样的红吗!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草木恩典(上)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