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5/pc2023050973c6b867e4304463a23139a119f28083.jpg
近年来,我州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夯实乡村公共服务为契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好美食文化品牌,抓实文化产业项目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5/09/032267.html

等待处理…

我州以“五抓五新”赋能乡村文化繁荣昌盛

2023年05月09日  浏览量: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我州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夯实乡村公共服务为契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好美食文化品牌,抓实文化产业项目,以“五抓五新”赋能乡村文化事业繁荣昌盛。

抓乡村文化公共服务“新保障”。持续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扩大全州112个乡镇文化站、115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扎实开展“二二”工程建设,下达建设资金930余万元,用于大理市银桥镇综合文化站等12个基层文化站(中心)建设。巍山文华书院、鹤庆墨旦书院等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抓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新项目”。整合乡村文化惠民活动资源,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打造“三月街民族节群众文艺活动”“洱海歌手大奖赛”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州群众艺术馆“艺术普及”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三下乡”“戏曲进乡村活动”等夜间群众文化活动,2022年,全州完成戏曲进乡村演出700余场次,开展惠民演出活动600余场次,现场观众达39余万人次。

抓乡村美食文化品牌“新体系”。大力宣传推广“一地一风味、一县一桌席”地方特色餐饮宴席,打造“风花雪月”菜系,推出大理“风花雪月”美食文化品牌新体系,让大理文化产业在同质化竞争中不断彰显实力,引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抓乡村文物保护利用“新成果”。全面完成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喜洲白族古建筑群赵府(一进院)等古建筑、历史文物修缮维护,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大理段)、太和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理天主教堂等文物修缮稳步推进。2022年,新争取到上级文保资金1200余万元,崇圣寺三塔、剑川石钟山石窟前期勘察保护等8个文保项目修缮计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大理市湾桥镇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宾川县杨杰将军纪念馆通过备案审查批准。

抓乡村文化产业创意“新园区”。鹤庆新华银匠村文化产业园区、大理华纺195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下关沱茶工业旅游区成功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为此批云南唯一入选基地。大理鹤庆银器文化产业园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名单,大理华纺1958文化创意园区、剑川木雕文化产业园进入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名单,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周应良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美好生活季·大理味道”十大名店名厨名菜名小吃发布会举行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