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4/pc20230422987618ceef584163a5db86b111a39317.jpg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毫无疑问,忙——是四月乡村最抢眼的字眼。四月的庄户人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4/20/032150.html

等待处理…

乡村四月天

作者 邓荣河
2023年04月20日  浏览量:2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毫无疑问,忙——是四月乡村最抢眼的字眼。四月的庄户人,正一步步进入春耕春播的攻坚战。

“爹爹,吃饭啦!”小女儿晚风中的呼唤,声声入耳,爹爹却仿佛没听见。他正忙着破解黄土地的心事,忙着把昨天嫁接到今天,用今天诠释明天。忘记了饥肠辘辘的催促,忘记了夕阳是个没有活力的句号——已经无精打采地写完了今天。

正月的乡村常有风雪的光顾,二月的乡村乍暖还寒,三月的乡村过于腼腆,唯有四月的乡村,开始无拘无束地仰起一种自豪、一种灿烂。

四月里,经过一场场春雨的滋润,田野间起初那些不起眼的绿色具有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开始拼着命挺起腰身,开始晃开膀子,向四下里伸展,纷纷抢占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生机勃勃的墨绿成为大地的主宰,悄悄地连接成片。于是,春深似海,有了最具实质性的概念。

河边的古柳舒展着弯弯的细眉,娇嫩嫩,炫耀着一种清纯的醉;路边的白杨轻抖满树的掌叶,暖风儿阵阵,洒落一地脆生生的掌声。“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那些飘飞的杨花与柳絮,如团团瑞雪,为四月的乡村平添几分别样的情趣。四月的乡村,像婷婷的村妇,一路傲娇地走来,多了几分青春的蓬勃,再不见淑女的羞涩。

清凌凌的小河,游弋着些闹春的白鹅。在一声声鸣叫声中,白鹅尽情地梳理着惬意。鲜红的红掌拨撩着飞的希冀,不会飞翔的翅膀,闪动着醉人的诱惑。河边的水草开始肆意地蔓延,以一种以柔克刚的生机蔓延。个个都在积极地拼、默默地争,英勇地固守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固守一种亘古不变的虔诚。

走在大街小巷,再不见那些来来往往的臃肿与矜持,随处可见的,是那些年轻小伙的朝气蓬勃,是那些爱美村姑的花枝招展。厚薄不一的秋衣秋裤,质地不同的保暖毛衣,正一件件退向箱底,成为时令变化的原始纪念。青春靓丽的年轻姑娘们,堪称季节更迭的预报员。多姿多彩的春天,在四月那些各具特色的服饰上,拥有最直观的展现。

黑夜悄悄撩起黑色的幕帐,黎明托举起鲜红鲜红的渴望。在太阳升起的时刻,三三两两的老农在田间踱着悠闲。

生命中再苦的悲歌,如今也已经成为回忆中的金曲。可亲可敬的老人们,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出神。那是些碧绿碧绿的期望呀——再过不久,娇滴滴的青春将在麦苗尖端打苞、绽放、成熟。一年中的春天,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四月的乡村,是诗人入画境采来的诗。那诗,十足的田园派。假若孟浩然、陶潜能够穿越至今,定会诗如泉涌,有着抒发不尽的情。

四月的乡村,是画家蘸诗情绘的画。那画,不是工笔,而是素描,畅快淋漓的素描。一幅幅尽是生机勃勃的鲜活,尽是赏心悦目的生动。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每个雨滴里都有一份憧憬
下篇:我的幸福我做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