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3/pc202303298039d0647c7c48e2bb36f6f3a2996db9.jpg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我对邓丽君的这首《又见炊烟》情有独钟,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3/30/031960.html

等待处理…

记忆里的烟火味

作者 金美丽
2023年03月30日  浏览量:4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我对邓丽君的这首《又见炊烟》情有独钟,每每听到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做饭时的情景。

美食的确最能活跃家庭气氛,当热气腾腾、花式养眼的饭菜摆满餐桌时,空气中立刻升腾起热烈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让美食成为孩子与家紧密相连的锚点,让美食成为孩子们一生记忆的美丽花火。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去开创自己的生活。漫漫人生路,无论他们将遇到什么,妈妈曾经精心烹制的食物与餐桌上那盏暖黄的灯,会带给他们永远的力量与温暖。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一碗人间烟火,确有人生酸甜苦辣。

但凡是工作上遭遇不顺,或是生活压力大,母亲闻讯,立马就会寄来一大箱子她老早就囤好的故乡美食。她总说,肚子填饱了,便觉得任何不如意都算不得什么了。食物不只暖胃,还暖心。

每次离家,母亲都将我的行李箱装得鼓鼓囊囊,里头满满当当故乡的食物,让我从来没有离家的慌乱感。

成年后东奔西跑,故乡被抛在身后。感谢食物,一直陪我上路,填饱我的肚子,从胃蔓延至心脏,让我一开口,就喊得出家乡的名字。

最想念母亲做的板栗炖鸡。将栗子用剪刀挨个开上小口,冷水下锅,烧至开滚,再放到水龙头下淋一遍,皮就好剥多了;然后将一碗金黄色的栗子倒进土锅里,锅里是已经炖至软烂的土鸡,再加上一点点饮用水,重新盖上盖子,没多久鸡肉和栗子的醇香就弥漫在空气里。傍晚,一碗热汤下肚,再吃些粉糯香甜的栗子,一整日的疲惫便一扫而光了。

母亲做的板栗炖鸡就像一根长长的丝线,一头拴着我们的心,另一头被母亲紧紧攥在手心里,母亲只要在家乡那么轻轻一拉,我们便心有灵犀似的“常回家看看”了。

其实,在我们每个儿女心中,母亲做的菜肴都是家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

人间有许多味,记忆里的烟火味或许平凡,但令人温暖。无论脚步走多远,在脑海中,那种味道熟悉又顽固,牵着异乡和故乡,总是在不经意间戳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季羡林先生晚年的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是《我的家》。在文中,他回忆家乡,写到他从孩童时代走出去,已离开家乡几十年,但只要想起小时候好吃的食物,那美妙的滋味感觉还会在嘴巴里回旋。

周作人亦言:“小时吃过的东西不必可口也让人回味无穷,且总被我们奉为地道的故乡食物。”

没有什么比食物更能将我们与故乡联系起来。走过千山万水,离不开一口家乡的味道,那是旧时光中的味道。

许艺在《旧时光的味道》里说:“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收藏幸福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