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3/20230310013ed6b528b74547b2b3e868364b8bd8.jpg
古道蜿蜒,马铃悠悠,在镌刻了文化与历史的凤阳邑古村落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让我们随着本期《视野周刊》,一起去听一听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3/10/031770.html

等待处理…

茶马古道上的古村落——凤阳邑

本报记者 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3年03月10日  浏览量:1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古道蜿蜒,马铃悠悠,在镌刻了文化与历史的凤阳邑古村落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让我们随着本期《视野周刊》,一起去听一听那远去的马蹄声声,去看一看那一口口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凤阳邑村民的老井,去品一品那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一起去探寻茶马古道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凤阳邑村是千年茶马古道途中的一个传统古村落,沿着村口的小道往里走,就会发现平坦的水泥路渐渐变成了古老的石阶,脚下踩的每一块石阶和卵石,都是历史。在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党总支副书记周虎彦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去重走茶马古道,体验千年古村落。

“凤阳邑村是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443户、1057人。” 周虎彦边走边介绍。

历经岁月洗礼的凤阳邑,到处都被花花草草覆盖。在墙面斑驳的老房子以及路边用石头堆砌的墙壁上,还能找到当年烧制的砖块。站在断墙前,周虎彦指着一块砖介绍:“这块砖就是当年凤阳邑烧制的砖。当年凤阳邑生产的砖运往建大理三塔,三塔基座的砖都是凤阳邑产的,包括大理古城城墙的砖,也是从凤阳邑用马驮过去的。历史上凤阳邑村总共有73个砖窑,北边43个,南边30个。南边的30个砖窑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在凤阳邑北边,还可以找到这些烧砖的窑。”

凤阳邑村原名“砖窑”,历史上曾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后取“丹凤朝阳”之意,改名为“凤阳邑”,茶马古道则从村心穿插而过。

在具有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上,周虎彦边走边介绍:“隐藏在凤阳邑村中的这段茶马古道始建于公元109年的汉元时期,建成于南诏时期,目前,凤阳邑村里保持原始状态的茶马古道全长700米。经过千年风雨的洗礼磨砺,这段茶马古道的石板在太阳光下都会发光、发亮。这段古道上还有一块刻有棋盘的石板,棋盘的用途是当时马帮人员在运输途中累了,可以坐地下棋暂时休息片刻。”

继续往前走,就是马店。走进大院内,只见游客们三三两两围坐着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享受着茶马古道上的慢生活。曾经的马店是马帮休息的地方,现在游客们可以来到这里晒晒太阳,在围炉煮茶的氛围中了解大理的历史,非常惬意。

“马店里有我们引进的第一家企业——陈苍号茶业有限公司,一方面可以宣传茶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周虎彦说,“这几年,我们共争取了19个项目,总投资2098万元,项目包括有风小院、牌坊、环山栈道、美食一条街等。”

历经千余年风霜洗礼的凤阳邑,如今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鸟鸣声不绝于耳。在经历多年的沉寂后,这座隐藏在苍山脚下的古村落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打卡。随着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不断改造提升,再加上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凤阳邑村,走进有风小院。

“有风小院是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取景地之一,现在是一个下午茶餐厅,有咖啡、饮品,还有一些甜点。”有风小院店长张雨佳介绍,“我们更多的是做一些乡村振兴助农扶贫的产品,有风电商将会上线,到时准备把大理更好的产品推广出去。”

沿着苍山山脚,我们来到环山栈道,爬上一级级台阶后,到了凤阳茶室白族三道茶活态体验馆。说到茶马古道,当然是离不开茶了,来到凤阳茶室白族三道茶活态体验馆,还可以体验大理白族三道茶文化。

说到当时为什么要把三道茶引入到凤阳邑村,白族三道茶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董丽说:“凤阳邑是一个传统的白族古村落,我们想带动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来宣传弘扬白族传统文化,而且这里是茶马古道途经的一个村。过去,马锅头也有饮三道茶的习俗,早上他们在进行一天的赶马驮运前,就会烤第一道苦茶;到中午饥饿的时候,就配第二道茶,就着粑粑饵块一起吃,喝足吃饱后继续赶路;晚上马帮扎营休息时,就会再做第三道茶,有祛风辟邪驱寒的功效,把一天的疲倦赶走。”

正在体验三道茶技艺的游客小辉说:“一道两道三道,喝完了三道茶之后,会有一个非常悠长细腻的回味,苦味、酸味、甜味、辣味全部品尝了,就好像我这一生都被这三道茶浓缩进去了。”

“我特别喜欢凤阳邑村泥巴颜色的房子,还有瓦片的这种感觉,这是特别有历史感的村落,也是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见不到的。”游客张羽说,“来到凤阳邑村,整个人的心就会静下来,没有什么杂念,到了这里心情十分放松。”

一路走来,我们也看到如今的凤阳邑村已经越来越好了。谈到下一步如何发展,刘官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东说:“主要是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每项工作抓实抓好,把村里的环境卫生做好,把古村落的老院子全部盘活,发动村民自主经营或是把房屋租出去,通过招商引资,把优秀的企业引进凤阳邑村,让村里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无论是年代悠久的茶马古道,还是村里的观音古井、双子井、文昌井……亦或是那青石板路上密布的无数蹄印、石板上的棋盘、墙上的老砖块,甚至是一草一木,似乎都在讲述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都是一抹抹无可替代的乡愁记忆。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凤阳邑村,这个古朴的村落将会焕发出新的风采。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