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3/20230302ed579feb69e04e809ea7a214d25c6a23.jpg
双廊依山傍水,既有繁华的休闲度假小镇,也有发展潜力巨大的山村。双廊镇坚持以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聚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3/03/031706.html

等待处理…

双廊山村闯出 “振兴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 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3年03月03日  浏览量:1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双廊依山傍水,既有繁华的休闲度假小镇,也有发展潜力巨大的山村。双廊镇坚持以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做优传统农业,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山区群众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走进双廊镇石块村种植大户何江炳的种植基地里,成片的沃柑树错落有致,橙黄色的沃柑挂满枝头,果实圆润饱满、色泽鲜艳,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管护,清香果味随风阵阵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作为双廊镇石块村第一批种植沃柑的农户,早在2012年何江炳就在石块村种下了20亩沃柑。河谷气候,阳光充足,加上附近有一个小水库,石块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特别适合种植热区经济林果。经过摸索和精心呵护,何江炳种植的沃柑圆润饱满、汁水充盈,卖出了好价钱。

“我们家以前是种包谷,经济收入少。2012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找到了沃柑这个新品种就大胆去尝试,最后试验成功了。第一年我种了20多亩,15元一斤就卖了30多万元,第二年20多万斤卖了150多万元,然后就把周边农户带动起来,大家就跟着一起种沃柑。”看着成片即将成熟的沃柑,何江炳高兴地介绍道。

尝到了甜头后,何江炳逐步扩大了种植规模,也带动了周边的农户一起种植沃柑。目前,何江炳的基地有100多亩沃柑,沃柑园里除了招收附近村民务工外,用工量大时还需要到周边县市招收工人。工人们除了能按时领到工资外,还能学到沃柑种植技术。

正在果园里干活的务工人员茶世英说:“我们从南涧县来这里务工,负责加肥料、除草,每天不仅包吃包住,有110元的工资,还能学到果树种植技术。我们非常喜欢也非常满意这份工作。”

近段时间,市场上已经有沃柑在销售了,但石块村成片的晚熟沃柑还没有进入销售季。在本地沃柑成熟上市前,石块村的种植户们忙着加强沃柑管理,清理等级不达标的小果,以提高品质和错季销售的策略,闯出一片市场。

“我们云南沃柑上市的时间是错季,要等广西沃柑卖完了以后,我们的沃柑在5月份才开始上市。”何江炳介绍说,“种果子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资金不够用,政府出面帮忙解决贷款问题。各级政府都很关心支持,我们才能发展得这么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石块村沃柑种植面积达5467亩,每年亩产值在2.5万元至3万元之间,小小的沃柑树结出的不仅仅是丰收的“甜蜜果”,更是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在石块村,除了漫山遍野的沃柑即将成熟外,村里的贡菜也迎来了丰收季。连日来,种植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采收贡菜,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走进各家各户,只见村民们正忙着加工贡菜,通过削皮、划条、晾晒三道工序,一棵棵贡菜逐渐变成细细的长条,等待售卖。贡菜不仅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而且还能有效利用冬季闲置的土地,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目前,石块村贡菜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贡菜已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经过脱贫攻坚这么多年的巩固提升,结合乡村振兴,石块村的产业逐渐多元化,尤其是以柑橘、蚕桑、贡菜、烤烟为主,石块村产业发展快速,各块产业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石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垚介绍,“年初我们成立了大理市石块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下一步要做品牌创立、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做双廊石块自己的品牌,使农产品能够以更高端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眼前,让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接受我们的农产品。”

近年来,双廊镇始终把一三产业作为经济的主动力、主动脉来抓,全镇呈现出各村一品、多点开花、特色产品渐成规模、要素互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镇生猪存栏数9376头,牛存栏数5497头,羊存栏数6400只,禽类存栏45850羽,总收入达9200余万元。现有桑园面积8041亩,种桑养蚕户363户,标准化养蚕大棚194个,蚕农收入1342.8万元;种植烤烟159户、2780亩,交售烟叶35万公斤,烟农收入约1100万元;种植软籽石榴约1200亩、沃柑5000多亩,产值约9800万元;引入云南怡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大马士革玫瑰3000余亩,大马士革玫瑰产业年劳务工资支付240万元以上。现有大荚豌200余亩、万寿菊4000余亩、香菜60余亩,年产值逾800万元,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双廊镇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以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做优畜禽养殖、烤烟种植等传统农业,做强蚕桑、沃柑、大马士革玫瑰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万寿菊、大荚豌等新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筑牢利益链,带动山区群众共同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2022年,双廊镇五星村、石块村和伙山村三个村产业收入就达到2.4亿元。”双廊镇副镇长荣学俊告诉记者,“我们将持续加大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们计划在石块村建设冷库项目以及水果分拣中心,在五星村搭建一个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在伙山村助推传统畜禽养殖产业。通过产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把双廊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让老百姓的收入多起来、笑容也更加甜蜜。”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