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2/pc20230217f8c28669dbd1450896a1b4a2b39e3ef7.jpg
我市坚持抓好重大项目引进,推动项目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加快流域转型发展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速,全市产业发展后劲持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2/17/031579.html

等待处理…

我市抓项目兴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速

2023年02月17日  浏览量: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市坚持抓好重大项目引进,推动项目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加快流域转型发展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速,全市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去年,我市精准保障项目要素,争取到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8个、资金 8635 万元,获得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财政贴息贷款额度 2.55亿元,全力推进 393个重大项目,竣工 38个。积极组织开展“一把手”招商洽谈,成功签约威士忌酒庄、麒麟烈酒等25项重大合作协议,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90.46 亿元、增长 9.2%。娃哈哈数字化绿色饮料生产基地、清逸堂公共卫生健康防护产品(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大理华晟新能源等项目快速推进,欧亚乳业、顺丰洱海公司等19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成长”企业。“洱海绿色食品牌”打造持续提速,建成高标准农田1.4 万亩,推广绿色生态种植 6.11 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78个。

同时,去年中后期以来,我市旅游市场复苏,争取上级各类奖补纾困资金 7241 万元,下关沱茶厂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大理海洋世界、天龙八部影视城成功创建为 4A级旅游景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3547.36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4.99 亿元,荣登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位。

在市本级产业发展的同时,大理经开区产业集群发展提速增效,引进深圳致信、正信光电等企业落户园区,英利、昆宇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苍洱云”应用不断拓展,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

今年,我市将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创新招商思路吸引更多资金、人才、科技等优势资源到大理聚集;继续立足大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迅速推动项目谋划编制;将加大对国家和省州新方向、新政策的研究,以非常之策、超常之举,努力向上争取项目,确保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州“资金盘子”;将继续实行市级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记者 郭鹏昌 戴向晖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古生村科技小院探索洱海流域农业绿色转型
下篇:我市多举措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