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3/2/202302059835fdbd19274a76bdd356346eea0dce.jpg
“协商在基层”工作和“ 双助推”行动是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平台,是为政协委员直接参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搭建的履职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3-02/03/031435.html

等待处理…

大理市政协:突出“两个”抓手 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记者 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3年02月03日  浏览量: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协商在基层”工作和“ 双助推”行动是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平台,是为政协委员直接参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搭建的履职平台,也是政协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两项重要工作举措。大理市政协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为民务实这个重点,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履职,不断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和“双助推”行动取得实效。

一大早,60岁的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委会凤阳邑村村民杨昌忙着在新建成的小广场上打扫卫生、锄草、浇花,小广场位于他家老房子背后。说到过去这块空地,杨昌一边摇头一边说:“这块空地以前附近的村民一家围一块,有厕所,或者是种菜,垃圾等杂物堆得乱七八糟,环境很不好。现在,他们来帮我们改造环境,打造了这个小广场,我们出来就可以在这里休闲,大家都很喜欢。”

杨昌提到的环境改造,就是大理市政协2022年“协商在基层”的成果之一。凤阳邑茶马古道遗址入口进村巷道部分区域杂草丛生,村内绿化率不足且缺乏管护措施。2022年11月18日,州、市政协在凤阳邑村召开以“解决凤阳邑村茶马古道遗址入口进村巷道环境问题”为主题的“协商在基层”议事会议。经广泛协商讨论,最终达成对凤阳邑村茶马古道遗址入口进村巷道实施环境美化工程,并制定了后期环境卫生维护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的共识。随后,进村巷道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等工作开始推进。

“我们动员老百姓一起参与凤阳邑进村巷道的环境整治,开展了半蹲厕所拆除、绿化美化、建设小停车场、安装路灯等多个项目。” 刘官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东介绍,“项目实施完后,我们将做好管护工作,各家门前农户自行管理,其他的由村集体安排专人维护。”

凤阳邑村茶马古道始建于汉代,成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全长2公里左右。在完成茶马古道遗址入口进村巷道环境提升整治、制定并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改善后,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近期,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凤阳邑村茶马古道彻底火了,游客纷至沓来,宁静古朴的茶马古道也热闹起来了。

自“协商在基层”工作开展以来,大理市政协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聚焦协商主责主业,遵循“党政所想、群众所需、政协可为、委员所能”的原则,精准选题、有效搭台、规范协商、务实办理,持续擦亮“协商在基层”品牌。

大理镇双狮路属于古城的交通要道,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违法拉客等问题突出。大理市政协经过调查研究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决定将双狮路综合环境整治作为2022年“协商在基层”议题。通过协商讨论,决定开展双狮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大理榆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建明介绍:“公司去年筹集了120多万元资金,在双狮路老旧破损的路面重新铺设了沥青,在道路中间做了分隔栏,完善了道路标识标牌,对公交车站、垃圾站都进行了改造。通过一系列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喜洲镇中心幼儿园在建设期间施工断断续续,工期拖延了好几年,建成后又因土地权属、消防验收、师资配备和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未得到解决,迟迟不能开园招生。娃娃不能入园让家长们心急如焚。

“我们2022年围绕喜洲镇中心幼儿园顺利开园工作开展了协商。在协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以问题为导向,把消防通道、征地、建设等工作安排到位,把教学设备安装、师资力量全部配备到位,为顺利开园做好准备。” 喜洲镇党委副书记张庆文介绍,“整个协商工作成效明显,2022年9月幼儿园顺利如期开园,第一期就招收了150多名学生,在学生和村民中反响都非常好。”

2022年,通过“协商在基层”平台,大理市政协建立健全基层协商议事制度,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太和街道花韵蓝山小区附近空地脏乱差问题进行了整治,改建为停车场;推动下关街道花园社区居民小区道路提升改造;建议整治白石溪箐口安全隐患,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推动湾桥镇石岭村健身广场建设,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协商解决满江街道国资小区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老旧小区项目顺利推进……2022年,大理市政协累计开展基层协商议事活动29场次,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好地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在洱海东岸的挖色镇,有一片占地2000多亩的高山生态苹果基地,这是市政协委员赵志军几年辛苦付出的成果。把洱海东岸打造成为万亩高山苹果产业带是他的梦想,也是他作为市政协委员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改良,最终筛选出最适应本地气候种植以及当前市场前景比较好的4个品种,分别是红露、华硕、红将军和晚熟红富士。通过线上、线下以及可视化认养平台的销售,产量将达到100万斤以上,产值将达到600万元。”赵志军说。

如今,挖色镇冬盛苹果园的高山生态苹果已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优质苹果。在基地的引导下,不少村民都萌生了种植想法,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赵志军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应该积极响应‘双助推’行动,我想通过自己的带动,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让公司搭建平台,引导、鼓励洱海东岸各乡镇的农户参与高山生态苹果种植,形成洱海东岸万亩高山苹果产业带。”

走进大理镇中和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村心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白色的茶花迎风绽放,一栋栋民居小楼窗明几净。偶尔飘来动听的乐声,好似在歌唱村民的幸福生活。

市政协委员杜武介绍:“过去中和村比较偏僻,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也比较落后。现在村里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提升,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变化,老百姓发展的信心也十分充足。”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和村人,杜武毕业后进入村委会工作,在无数次的学习、探索后,他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有利契机,携手大理大学在村里创办了“中和书院”,并把全国名家字画引入乡村。同时,杜武还帮助村民统筹合理规划租赁村里闲置的老院子25院,给村民带来2500多万元收入。

“被推选为市政协委员,我感到很荣幸。我要在履好职的同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和优势,持续不定期举办书画艺术展,着力培养书画艺术界人才,并借助书院这个平台助推中和村的建设。”杜武说。

在“双助推”行动中,大理市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广泛凝聚力量,形成攻坚合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风采。种植苹果号召群众发展种植业的赵志军、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杜武,他们是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双助推”行动的一个缩影。在“双助推”行动中,以农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的沈镇,返乡带动群众创业的柴志和,以发展壮大超市繁荣城乡经济的赵利红,以传统技艺带领群众致富的李红桃和瞿标祥等广大政协委员,他们充分依托各自的界别优势,立足各自岗位,发挥个人专长,通过引导群众发展产业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产品销售、提供就业岗位、组织义医义诊、开展文化活动、倡议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捐资捐物助力防灾减灾,为群众发展产业和增收致富注入了活力。

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一项项民生福利温暖人心。大理市政协立足职责、发挥政协优势,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搭建平台,动员广大政协委员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协商在基层”工作和“双助推”行动取得扎实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添彩助力。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