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815平方公里,世代居住着汉、白、彝、回等25个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城市,民族团结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紧扣“苍洱相依,民族共融”这一主题,实施“六大示范工程”,打造“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巩固、丰富和提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工作目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苍洱大地绚丽绽放。
回顾过去几年,我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融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法治建设保障、文化传承接续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起来,促进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站在新征程上的新起点,如何让民族团结更好地融入“苍洱千秋画”?我市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切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各民族群众的困难,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始终注重抓好发展是关键,通过整合资源、层层抓点、合力攻坚,着力打造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为全市示范区创建探索经验,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区创建格局。始终突出文化引领是抓手,坚定不移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把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各族群众在苍洱大地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
“苍洱相依千秋画,民族团结入画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这是大理市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期待民族团结之花在苍洱大地常开长盛。
记者 马丽红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