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2/11/pc20221121fe32a7c846c54177a0f3b9284586c014.jpg
走进时空的隧道,并非就得远行,在大理太和城遗址北侧,有白族古村凤阳邑,它仿佛已经被岁月长河给悄悄淹埋……一个黄昏,我从大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2-11/21/030878.html

等待处理…

凤阳邑闲记

作者 晓 风
2022年11月21日  浏览量:2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走进时空的隧道,并非就得远行,在大理太和城遗址北侧,有白族古村凤阳邑,它仿佛已经被岁月长河给悄悄淹埋……

一个黄昏,我从大凤路下车,在旅游公司路牌指引下,独自走进这茶马古道的山林深处。这古邑并不大,乡民大多已搬迁到下边的居住点。村落里颓败的土石垣墙,荒草萋萋,澄滑的青石板巷道,阒无一人。这古色古香的神秘环境,会让人引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幽思。

古道五尺见宽,起伏曲折,在数亩的坪地围建雕塑广场;铁栏杆里,有高大的三马、五人的鎏金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现当年马帮的劳顿情景。据道旁大碑记载:凤阳邑茶马古道段,是大理境内现存的最佳遗址。其起于汉,形成于大理国时期,古道全长1900米,宽3.5米,当中铺设的青石条,即“引马石”。岁月沧桑,青石被马掌无数遍踏磨,早光洁如玉,踏石慢行仿佛是在阅读湮漫的历史。

空气寂静,这古村实在太老了,老得一直在昏昏欲睡。道旁有石头砌墙的土库房,正是一座座明、清时节留下的遗物;也有部分抬梁式民居,屋檐均以红线挂着仙人掌,很是特别。找老人询问后,才明白为辟邪之用。用仙人掌辟邪,是一种很古老的白族地方民俗。

一些较完整的院落,山墙高处都设有一尺见方的壁龛, 这是驿站上特有的祭坛:“山墙神龛”。据说,当年“马锅头”带领驮工在此歇息时,便要膜拜祈祷;村里的当家人外出,也要到此烧香磕头,求山神保佑平安。现仰视之,神龛虽存,但其中泥塑神像早模糊难辨了。

村西地势辽阔,多古树疏林;村北景致更佳,有小桥流水连接马栈。马栈有好几十匹驮马,邑里还专门成立了“茶马古道旅游公司”,游线沿苍山佛顶峰蜿蜒而上,直达南诏王避暑行宫。旺季时,骑马的外地游客甚多,使凤阳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乡村。

薄暮时光,暑气渐消,三三两两的游客多了起来。他们来自天南海北,专程到古色古香的小山村里度假。便有桔色的灯光,道边的瓦屋商铺在卖零食和水果;便不少客栈也亮起了猩红的灯笼;其间有农院的门联:“大理国风花雪月;小日子油盐柴米。”横联是“人生简朴”。其文风古朴谨严,字迹老辣遒劲,令我激赏,以碳素笔抄录之。

待乘车南归,已皎月当空。窗外的峰峦和村落都被月光溶解,变为一派缥缈无际的青黛之色。恍恍间,更让我生出遗世而还的奇异感觉……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萦绕于马帮古道的缱绻乡愁(一)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