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雨后初晴,往往是苍山“玉带云”飘展横亘的时日。
夏秋之交,行走徜徉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坝子里,或者漫步游览在洱海之滨生态廊道上,抑或乘船泛舟在洱海碧波清流之中,不经意间仰头西望,往往就能看到雾岚蒸腾四起的苍山十九峰的半山腰,出现了一朵或数朵轻轻飘动的云朵,这些云朵渐渐汇集、凝聚成团成带,又慢慢向两边拉开,形成一条白绸似的洁白云带,逶迤绵延数十里,把葳蕤葱郁的百里苍山横腰隔成两截,犹如古时束系达官显贵腰间的玉带,因而被人们美喻为“玉带云”。
有民间传说:玉带云是一个偷偷跑到人间的思凡仙女遗留在苍山洱海间的飘带。据说凡是玉带云飘系着的苍山山腰,蕴藏的大理石大都质地上乘,而这些大理石就是那位仙女点化石头形成的“玉”,因此大理石又有“苍山玉”之称。
玉带云的成因,是每当雨后初晴,洱海周围浓稠的水蒸气沿着苍山徐徐上升,而苍山顶上的冷空气却正好缓缓下降,上升的暖湿气流和下降的冷空气恰好相遇在山腰,就奇妙地凝聚成一条长长的云带。《大理府志》记载: “点苍盛夏之日,常有云彩束山腰,横亘十九峰,约百余里,截然如带,昔人诗云:‘天将玉带封山公’。”明代诗人高可观在《夏山带云》一诗中写道:“夏秋之交雨乍晴,白云如带岭腰横。”简洁绝妙地描绘了玉带云的美丽奇观。每年玉带云出现次数越多,说明当年将风调雨顺天遂人愿,是五谷丰登丰收在望的好兆头、好愿景。因而在大理一带白族民众中,自古就流传有“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的经典农谚。
多年以前,以著名的苍山玉带云景为创意并命名,沿着苍山十九峰山腰,顺着玉带云的轨迹规划设计并已修成的“玉带云游路”,恰似一条玉带、一条斑斓多姿的彩练,从南到北一路把感通寺、清碧溪、七龙女池、凤眼洞、中和寺等苍山风光名胜古迹景观串联起来,把苍山的诸多雄奇、险峻、幽美和壮观一并展现。在这条“玉带云游路”上漫步,游人在半天或一天的时光里,便能极为轻松自然地欣赏晓色画屏、苍山春雪、云横玉带、凤眼生辉、碧水叠潭、玉局浮云、溪瀑丸石、金霞夕照等著名苍山八景,领略苍山大壑松涛、飞瀑流泉、奇峰险谷、曲径通幽、千年古刹、洞天佛地等诸多景观。同时,还能在山间俯瞰苍山洱海间星罗棋布、阡陌纵横的田园美景以及鸥帆点点蔚蓝迷人的洱海风光。
当然,对于夏秋之交来大理旅游的游客来说,最惬意的,莫过于置身在洱海之滨绿中泛黄的满坝子婆娑稻浪间。在一阵阵沁人心脾、令人沉醉的稻花芬芳里,不仅能欣赏到如诗如画、乡愁满满的青瓦白墙白族民居以及花海农场田园风光、秀美生态廊道的岸滩湿地,须臾间仰头一瞥,还能看到给人们带来吉祥好运、预兆着再次美满丰收,而且也许此生都难得一见的天然美景——玉带云。好景确实不常在,玉带云也总是来无踪去无影,如柳絮、梨花,从浓到淡,轻盈地满山飞散,不知不觉中便会悄悄消散。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