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2/7/pc20220703944fa28e9e474138a5e28411d0994605.jpg
我搬来这间房子之前,枇杷树就已经站在了窗外,故我无法说清它栽于何时。在它的四周有几幢陈旧的房子,与远处高耸入云的那些大楼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2-07/04/029732.html

等待处理…

窗外的枇杷树

作者 何永飞
2022年07月04日  浏览量:3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搬来这间房子之前,枇杷树就已经站在了窗外,故我无法说清它栽于何时。在它的四周有几幢陈旧的房子,与远处高耸入云的那些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曾多次寻找过,看它附近是否还有另外的枇杷树,可每次都是徒劳,不要说是枇杷树,就是别的一小棵杂树都没有。由此我更加知道它的弥足珍贵,我为能拥有它,能与它相伴而感到无比庆幸。

《本草衍义》上说,枇杷因其叶似琵琶而得名。枇杷在古代诗词中留下了许多芳影。“淮山侧畔楚江泪,五月枇杷正满林”(白居易),将心中的伤愁寄托在满林枇杷上,不用多说就可以让人想象到作者当时那种苦楚的心境;“杨柳支支弱,枇杷对对香”(杜甫),作者以对比的手法,由衷抒发了对枇杷的赞美之情;“万里桥边女校友,枇杷花下闭门居”(胡曾),这是作者题赠给住在浣溪沙万里桥边女诗人薛涛的,表达了诗友间绵绵的情谊。据资料记载,枇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这里就不赘述了。

很多树木都是逢冬隐匿,寒风一吹,昔日英姿飒飒的绿叶就纷纷逃回大地的怀抱。而枇杷树,我窗外的枇杷树,对冬天没有丝毫畏惧,就算白雪覆盖,就算寒霜侵袭,它都傲然挺立,不减英勇风采。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没把笑颜留给暖融融的春天,而是倾情奉献给了灰突突的冬天。这就是它的高尚和伟大之处,也是它与众不同的个性。它素洁的花朵在枝头簇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把冬天的孤寂驱赶得无影无踪。打开窗户,它馥郁的芳香随风而入,扑入鼻孔,直抵心扉,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它的花期很长,大概一百天左右,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它并不吝啬。当酷暑难耐的夏天来临,它不仅撑起绿荫巨伞,还带来美味甘果。那金丸般的果实一嘟噜一嘟噜地点缀在绿叶丛中,还没伸手摘取就已经满口馋涎。

经常栖落在枇杷树上的是一群不知名的小鸟,有十来只,其羽毛色彩缤纷,腹部呈白色,背部是蓝色,两翼下方各点缀着一小块黑色。它们的鸣叫声清脆不聒耳,有韵律不遭杂,犹如仙女们在欢歌。清晨,我还没睡醒,它们的歌声就飘落在我的枕边;黄昏,它们把歌声奉献给我。假如没有这棵枇杷树,就不会有鸟鸣声,我也就不会活得怡然自得。

雨夜本孤独,雨夜本伤感。但有知己般亲密的枇杷树陪伴着,我内心的孤独和伤感也就淡然无存。夜雨打在枇杷叶上,淅淅沥沥,似乎是在弹奏一曲美妙的乐章,又似乎在讲述一个美丽的童话。临窗而望,灯光透射在洁净的枇杷叶上,随着微风吹拂一闪一闪,好不耀眼。在这样诗意盎然的夜晚,可以围炉而坐,温一壶浊酒,右手持蒲扇,左手拿一本史书,与古人促膝而谈;可以沏一杯香茗,怀揣一阙诗词,在或恢宏或幽雅的意境里自由翱翔;可以从匣子里取出挚友曾经写来的书信,把旧情重温。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呆坐着,聆听风声和雨声,这样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关于雷电的传说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