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2/5/pc20220517c9efe9c675384efd88391db8c1c16fdc.jpg
近期我市举行的“声动作文”活动推动学校、学生和家长“梦幻联动”,掀起争当“小作家”“小播音员”热潮,深受学生喜爱,家长好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2-05/17/029300.html

等待处理…

市教体系统在“学做”活动中“三升三限三保”促“双减”落地见效

2022年05月17日  浏览量:3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期我市举行的“声动作文”活动推动学校、学生和家长“梦幻联动”,掀起争当“小作家”“小播音员”热潮,深受学生喜爱,家长好评如潮。这是我市教体系统扎实开展“学做”活动、促进“双减”政策更好落实的一个缩影。在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中,市教体系统通过“三个提升”“三个限制”“三个保障”,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三个提升”,校内减负增效。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制定印发《大理市全面优化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升办学质量促均衡。各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通过游戏化方式测评学生文化知识、实践操作、合作分享等能力,其他年级不组织跨校际考试,成绩以等级制呈现。二是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全市157所义务教育学校100%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作业管理得到普遍规范,并以“一科一辅”为重点,规范选用教辅。三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按“5+2”(每周5天、每天不低于2小时)要求提供课后服务,主动参加学生达99.9%约6.6万人。推进城市中心厨房建设,开展中小学午餐服务试点,减少家长对校外培训的被动需求。

“三个限制”,校外减负规范。一是限制培训时间。督促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8时30分。研究制定《大理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审核工作方案》,引导学科类机构向非学科类转型,防范假借非学科类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行为。二是限制培训价格。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以45分钟为标准课时,每生每课时小班(1—10人)35元、中班(11—35人)25元、大班(36—50人)15元,浮动幅度为上浮不超过10%,不设置超过50人的超大班型。各类各学段培训机构全部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进行资金监管,覆盖率达100%。三是限制机构数量。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开展年检,联合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采取暗访、随机抽查及夜间、节假日检查等形式动态督导检查,坚决查处违规行为。出台《大理市非学科(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导则(试行)》,严格新机构审批,鼓励成立校外培训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原有校外培训机构90所(非学科类42所、学科类48所),共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44所,其中注销13所,治理成效明显。

“三个保障”,建立健全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有保障。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27个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13个乡镇(街道),建立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大理市持续深入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细化27条工作措施,压实党政领导、工作部门工作责任。二是课后服务有保障。联合发改等部门制定印发《大理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方案》和《大理市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入校参与课后服务导则》,保障课后服务经费,鼓励学校引入第三方机构或邀请民间艺人、已退休歌舞剧院、白剧团教师和高校教师、实习生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霸王鞭、刺绣、书法、民族乐器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训。三是协同育人有保障。高频次公开信息促整治,多种方式宣传解读政策,公布举报电话,动态发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和致家长公开信,相关领导和教师接受媒体访谈,联合市妇联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引导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促进家校社协调育人。

下一步,我市教体系统将持续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落细落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全面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加强培训和宣传引导,全力强化督导检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陈兴福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凤仪镇全面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