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市委党校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立校办学之本,以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县级党校示范校为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干部培训、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大力实施“五红”工程,精心打造“五度”党建品牌,做到党建工作与党校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2021年,市委党校被命名为“市级模范机关”,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综合评价连续两年被评定为“好”等次。
建好红色阵地让党建更有力度
瞄准新时代党校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办学资源,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新校迁建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党建工作支撑保障,提升学校理论培训实力和综合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牵引作用,带领全体教职工在全市率先完成洱海保护治理“三线”划定红线范围内单位搬迁工作,将“党校姓党”体现在服务大局中。以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为着力点,选派5名党性强、作风实、肯吃苦的校领导和党员骨干教师充实到项目建设指挥部,不断深化“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市委党校整体迁建项目建设。2019年以来,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9.01亩,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教室、讨论室和学员住宿、餐饮、停车、文体活动等功能区域,可同时举办140人培训、500人会议接待,集教学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治校制度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党校。通过教育教学、干部培训阵地的精心建设,进一步搭建党员干部教育新平台,发挥党校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理论宣传主阵地、科研咨政智库作用,为做好新时代党校党建工作注入了生机活力。
建设红色文化让党建更显广度
以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红色、人文、书香校园建设,着力打造红色学府。将党建文化融入新校建设中,同步配套“一廊两馆三室”,即“四史”教育长廊,图书馆、校史馆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教室、党员活动室、廉政教育主题教室,在主楼外、大厅内制作规范的党徽,以“求真、明德、博学”命名教学楼、学员楼等。通过小而精的点位布局,“党校姓党”浓厚氛围的营造,努力构筑学员学习交流、党性锻炼“新空间”,做到党史学习有依托、党员活动有平台、党性锻炼有载体,延伸了服务触角,拓展了党建领域。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先后投入15万元购买各类图书3000余册,购置党建书架79个,积极为教师教研、学员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党校“红色磁场”的教育引领效应不断增强。
开设红色课堂让党建更富深度
坚持党校工作围绕主业主课展开、资源向主业主课聚集,狠抓理论教育这一“龙头”,筑牢红色思想阵地,使党校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科学理论的坚强堡垒和“补钙壮骨”的精神家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主体班、短期班、委培班教学计划,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第一主课,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权威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紧扣实际进科研、刻骨铭心进头脑。组织精干教师深入部门、乡镇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党员培训需求,探索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万名党员进党校”、党务工作者培训中实施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晨读党章、学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五个一”活动,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2021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4000余人,其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70%左右。深入挖掘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和华中师大西迁纪念馆蕴含着的党性教育、红色教育资源,精心规划具有党建特色的精品线路,将红色教育基地有效转化为现场教学课堂。分批次选派党员教师到州内党性教育基地参加现场教学,充分学习借鉴,不断充实完善现场教学导学词、讲解词、点评词,切实提升现场教学水平。
建强红色队伍让党建更显厚度
以建设高素质红色教育师资队伍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讲台上站得稳、科研上立得住、资政上叫得响、服务上贴得紧的党员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用学术讲政治,与教师签订《课堂授课承诺书》。强化党校课堂、外出宣讲、智慧校园管理,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思想解放不逾矩。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校内试讲、竞课比赛等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引导教师在备精品课、上优质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教师党性修养和专业素养。3名党员教师先后在全州党校系统征文、论文比赛中获奖,1名党员当选为州第九次和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主基调,持续强化教风学风建设,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贯穿办学全过程各方面,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两年为优秀。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社会热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形成多篇具有决策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调研报告。其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以大理市为例》《洱海流域白族生态思想研究》课题已先后立项并形成研究成果,省委党校专家咨询团队指导下构建的《案例教学:洱海湖泊革命与绿色发展》已探索运用。
开展红色服务让党建更具温度
围绕“志愿服务当先锋、服务中心树形象”这一主题,组建三支队伍,开展红色服务。一是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洱海保护、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一线,广泛开展创城创卫、“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等服务活动,让党员在参与志愿服务中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凝聚力量。二是组建理论宣讲先锋队,采取送教下乡、送学上门、送理论到基层等方式,进一步讲好红色课程和红色故事,做到理论宣讲接地气、服务基层“零距离”。2021年全体教师深入农村、机关、企业、社区开展理论宣讲143场次,受教人数21754人次。三是组建后勤服务突击队,树立“服务大局、质量优先,学员为本、追求卓越”的培训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在后勤保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会议服务、住宿餐饮、校园安全等关键岗位有党员跟进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全力打造“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满意后勤。2021年高标准保障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要会议20余场次、各类培训30余场次。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