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山洱海之间活跃着这样一支基层文艺队伍,他们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发挥文艺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常年坚持创作在基层一线,把文艺送到山区农村、田间地头,用心用情用力去描绘我市乡村振兴的新作为、新气象。他们就是大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联工作就是文艺战线的“统战工作”,画好最大同心圆,寻求最大公约数,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大家创作的文艺作品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乡村振兴、小康建设的磅礴伟力。
市文联主席李建梅说:“市文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优势,以 ‘让艺术赋能乡村’为主题,着力抓团结引导、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向心力,抓文艺创作、激发乡村文化振兴生命力,抓文艺惠民、提升乡村文化振兴渗透力,抓文艺阵地、铸牢乡村文化振兴支撑力,抓自身建设、挖掘乡村文化振兴内动力,做好做实宣传引领、文旅融合、文艺惠民、文化传承这四篇文章。”
市文联不断扩大工作面,挖掘、聚集的文艺人才越来越多,为乡村文化振兴汇聚了人才、凝聚了人心,让大家在团结中发展事业,在发展中锻造人才,以人民情怀、人文情怀抒写更多更好的作品和精品。去年以来,市文联先后在双廊镇伙山村、湾桥镇古生村等地创建了大理市乡村振兴文艺创作基地,希望通过以乡村文艺空间为平台,筑巢引凤,引入更多文艺名家培育更多本地文艺人才,推出一批有温度、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大理文化特色精品力作,让丰富多彩的文艺为民活动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惠及千家万户,让大理乡村振兴在新征程中焕发出独特的乡村文艺魅力。
同时,市文联深入开展“文艺进基层,惠民千万家”主题服务活动,初步形成面向基层的文艺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主动对接“云南省文艺轻骑兵”惠民活动,形成省、州、市三级联动服务机制,让基层百姓享受到文艺发展带来的最新成果,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写送春联”等文艺惠民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聚焦地域文化、自然景观、实地写生、笔会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助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描绘大理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目前,市文联共有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演讲与朗诵协会等8个文艺家协会,会员848人。创建12个市级文艺创作基地、2个乡村振兴文艺创作基地,组建3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发展队员90多名。将“文艺两新”纳入服务范围,让其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生力量。辖区内有新文艺组织1855家、约10396人,新文艺群体415家、约2997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农民书画家作品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大理红山村采风创作活动”等系列活动60多场次。与市融媒体中心联袂创办《倾听大理》文艺访谈栏目,赵丕鼎、杨友泉等扎根农村的大理文艺家纷纷做客栏目,文化大理的品牌力量不断彰显。
李建梅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市文联将以深化文联改革为主线,以成立乡镇文联为抓手,打造一批留得住的乡村文艺队伍,创作一批叫得响的乡村文艺精品,推出一批传得开的乡村文化名片,扶助一批做得实的乡村产业项目,选树一批学得来的乡村文明典型,助推全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记 者 鲍亚颖 罗晓川 杨 阳
实习生 段琳琅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