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眼里,新年也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谈不上兴奋,更谈不上向往。一年一年,在地里劳作,锄头落地,肥水轻浇,田地里长庄稼,收获后再种……日子轮回,生命向前。
元旦这天,我问父亲,新年像什么?这下难住父亲,他看了看我,看了看地里的庄稼,抡起锄头一步步锄着地,“新年就像这个。”父亲摇头,补充说:像步伐,行走的步伐。父亲的话给我带来欣喜,能把新年看得如此平淡、如此从容,也只有像父亲这样的人,大半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的人。
谈不起喜悦,更说不上浪漫。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偶尔停下来休息,绝对是,实在干不动了,或是感冒之类的生病。日子,在父亲手里就是庄稼的下种、收割时,没有其他的内容。
记得有一年,小麦收成不好,父亲一脸沮丧,唉,白忙一季,还得等下年再战。脸上尽是皱纹的脸,紧绷绷的。母亲说,天不逢时,雨水多,影响小麦收成。父亲望着墙上的日历,琢磨半天,拿起锄头向地里走去。他在锄地,打算种大白菜,补上一回,或许可以弥补收入。父亲的想法实在,不顾疲惫地劳作。
前些年,家里的收入不多,但还算过得去。我在清贫与无华的日子里,学会了父亲的辛劳,还有忍受贫穷的意志。我上班后,家里没什么负担,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父亲没有放弃劳动,依旧在地里忙着。
现在,到处是电商平台,到处是打工经济。可父亲依旧不为所动,没有外出打工,也没将自家的菜放到电商平台,而是扩大种植面积,种小麦、种白菜,还种了一大批山楂树。屋前屋后的小青菜、瓜果供应不断,逢赶集日子,父亲摘上一大筐,站在集市一角售卖。父亲种地时间长,卖菜的地点固定,许多老顾客前来光顾,挣钱不多,足够家里的开销。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给家里一些钱,父亲总是说,给你存着,以后买房用。
当我凭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套房,想接父亲到城里住,父亲不肯,解释说,种了大半辈子地,习惯农村。他依旧盘算着地里的庄稼,看着节气打理庄稼,日子简单,脸上挂满阳光。我常劝他,现在,菜不值多少钱,并且我有能力供养。父亲却不接受我的劝说,依旧说,习惯农村,习惯种地。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父亲种着地,也种着自己的幸福与安享。
不管天晴还是下雨,父亲惦记的是地里的活,想着的是庄稼如何丰收。至于日子这事,他的大脑没有太多留意,不是不会过日子,更不是不在乎新年不新年,在他的眼里,生活就是行走,一步步向前,哪管是新年,哪管是哪天。
父亲的想法是对的,日子永远向前,哪管是什么新年旧年,一步步走向自己,一步步满足自己的快乐,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步步是新年,步步是安稳。这样的日子,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味道,充满着新年的激情。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