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12/pc20211220a1571dfa14ff4107ac70fb80813a4a65.jpg
我市以农业现代化为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快洱海流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全力答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12/21/028162.html

等待处理…

我市“五举措”全力答好“大理之问”农业答卷

2021年12月21日  浏览量:4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市以农业现代化为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快洱海流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全力答好“大理之问”农业答卷,走出一条彰显大理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控污节本增效,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培育和催生农业龙头企业,有利于解决农业劳动力日趋紧张的问题。我市稳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打牢农业产业化基础。

培育和引入新型经营主体。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要求,走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推进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同时,结合大理经开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扶持培育专业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外发展。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巩固拓展洱海流域“三禁四推”成果,加快建设集“高效节水、绿色防控、智慧科技、规模连片”于一体的高标准农田,培育壮大软香米、菜籽油、有机烟草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扩大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供给。

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种植风险,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实现作物种植、农业投入品的全程可追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打牢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基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种子端建设。不断壮大玉米、益生菌等优势特色种业,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到大理开展育种研究,支持来思尔等企业建立建强种子库、繁育基地、种子产业基地,促进种业科研、生产、销售、成果转化一体化,聚力打造种业强市。

记者 鲍亚颖 杨振飞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以北大荒精神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下篇:上关镇持续开展洱海近岸水域死亡水草打捞清理工作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