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10/20211029efc6a5012ca8456db218f3042ec93c2a.jpg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管党、治党的平台之一。大理市委党校办学场地几经变迁,今年5月,市委党校新校址建成并投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10/29/027753.html

等待处理…

大理市委党校: 坚持党校姓党 建好党校阵地

作者 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1年10月29日  浏览量:4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管党、治党的平台之一。大理市委党校办学场地几经变迁,今年5月,市委党校新校址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园里新气象,在硬件设施全面优化的同时,市委党校同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发展对外办学,对进一步加强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10月21日上午8∶30,朗朗的读书声从大理市委党校教学楼报告厅内传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齐声诵读《中国共产党章程》,铿锵有力的读书声回荡在党校的校园里。10月18日至22日,由云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换届后第六期全省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培训班在大理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云南省8个州市的199名学员在大理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

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党委副书记张跃说:“我有幸参加本期组织委员培训班,培训规格高,培训内容针对性强,结合换届后组织委员的业务知识进行了党务方面培训。我们在大理市委党校体会到了从家门到校门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嘹亮的歌声从教室里传出,参训学员集体歌唱《入党誓词歌》。在培训课程设置中,大理市委党校创新学习形式,在每天早上的晨读中,除了诵读《中国共产党章程》外,还集体学唱《入党誓词歌》《不忘初心》《国际歌》等歌曲,让学员们精神抖擞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来过大理很多次,但是来党校学习是第一次。来到大理市委党校第一印象是看到外面的标语写着‘党校姓党’,我就觉得这个党校很讲政治,整个党校的氛围、党建元素非常丰富,党校的老师也是全程一对一地跟班服务、贴心指导,关心关爱来自不同州市的学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提供了贴心的保障。” 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组织委员何建丽说,“整个党校学习氛围很浓厚,在党校老师精心指导下,每位学员都认真地学习。我们的房间干净整洁,房间内还提供了大量的党建书籍,方便学员在课堂之外进行自学。”

今年31岁的普爱洁是普洱市澜沧县拉巴乡党委副书记,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都在基层工作。在大理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普爱洁现场参观了湾桥镇古生村和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后,她感触颇多。普爱洁感慨地说:“古生村是将生态文明保护和乡村振兴相衔接做得很好的一个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是我们基层一直在抓的事情。通过参观学习,发现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多再学习再改进的地方,对我们工作有很好的激励和学习借鉴作用。我们出生在新时代,基本没有经历困苦,参观之后感受都是比较直观的,对于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党性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

在组织培训中,大理市委党校还将课堂搬到了古生村、周保中将军纪念馆、生态廊道等地,进行实地教学,拓宽学员的眼界。

临沧市沧源县芒卡镇党委副书记李尼块说:“在大理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感受到培训设施先进、培训氛围好,课程方面安排得科学合理,让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大理市委党校前身是成立于1962年的大理县委党校和1964年的下关市委党校。1983年10月,两校合并成立中共大理市委党校,先后在下关文庙、大理古城和海东南村办学。大理市委党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洱海保护治理“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的决策部署,于2018年5月12日带头首家完成搬迁,充分体现了“党校姓党”的鲜明特质。今年5月,一所教学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治校制度化、校园数字化的现代化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的市委党校占地面积19.01亩,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建有大中小多媒体教室、主题教室、讨论室、报告厅,配套建设学员宿舍、学员餐厅、校史馆、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地下车库等设施,可容纳146人住宿、260人就餐,停车位123个,有效满足了新形势下全市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今年45岁的杨秀飞老师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大理市委党校从事理论教学和党务工作。作为大理市委宣讲团成员,杨秀飞积极参加全市各类理论宣讲活动,以学风严谨、注重师德深受学员好评。对于大理市委党校的变迁,杨秀飞是亲历者,更是见证者,她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我2000年云师大毕业之后来到大理市委党校,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来,看到党校教学模式的变化以及校址的变迁。现在搬入到新的校址,我们的设备、硬件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杨秀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党校学员不是一般的学生,这对我们党校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的要求,我们全体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每个老师的能力发挥好,为大理市的干部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当中。”

在硬件设施全面优化的同时,大理市委党校同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智慧校园”工程 ,建立覆盖教学教研、会议服务、学员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网络智能模块,全面提升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水平。

“此次党校培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党校‘智慧校园’的平台使用,真正体现了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无纸化办公,包括学员报到、扫码、签到以及课程设置、课件资料、学员分配、座位安排都详细地体现在里面。”何建丽说,“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平台,体现了现在无纸化办公的需求,我们回去以后将大力在州市党校进行推广,向大理市委党校学习。”

聚焦干部培训、理论宣讲、学历教育、科研咨政作为主责主业,大理市委党校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党纪党规、脱贫攻坚、洱海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宣讲活动,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校建设成为政治上向党中央看齐的阵地、思想上引领党员干部的高地。

“市委党校于今年5月全面投入运营,我们先后举办了省内、州内、市内各类主体班和短期培训班,赢得了社会的赞许,并且为党校的对外办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建兰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党校的职责职能作为我们本职,坚持‘党校姓党’这个根本特性,大力发展对外办学,紧紧围绕党史党性、生态文明、民族团结三张牌,使对外办学走向省外、走向国内,为党校的职能发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也为大理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党校人的保障。”

优美的教学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教学功能……大理市委党校的建成标志着大理市的干部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未来,大理市委党校将依托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培树“党史党性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三大干部教育品牌,大力探索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转型升级。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