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落实落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海东镇党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新经济样板,探索出一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海东镇名庄村属发展较慢的半山区村,耕地面积少,山地居多,缺乏支柱产业是该村近年来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无缝衔接,名庄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打造海东镇名庄高原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区为目标,通过基地建设试验示范、企业入驻支撑带动、全民参与共同致富的发展路子,大力推动水果产业发展。去年,名庄村先后流转土地150余亩,建成5个水果实验种植基地,以名庄金花桃为主要种植品种,目前,5个基地果树长势良好,预计明年便可挂果。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海东镇在乡村振兴规划中,结合全镇8个村委会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思路,定位为“旅游特色村庄+经济林果村庄”,加大4个半山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种植业,做大做强桃子产业的同时,不断引进新的水果品种,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村党支部引领,形成“党支部+”的发展模式,提高林果质量,增加经济收入,打造绿色发展经济,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
海东镇副镇长杨学云介绍,下一步,海东镇将结合洱海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把名庄、文武等村的4200亩荒山全部种成果树,让海东的荒山绿起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让村庄美起来。
记者 徐建伟 马 驿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