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10/202110151eae36ec9b1746cd969382cd1574716f.jpg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开幕。作为COP15的重要配套活动,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10/15/027642.html

等待处理…

苍山植物园:大理生态文明的靓丽名片

本报记者 刘 辉 郭鹏昌 杨尔华 摄影报道
2021年10月15日  浏览量:2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开幕。作为COP15的重要配套活动,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于10月9日在大理成功举办。最近,“生物多样性”成为了高频词汇。

在大理,还有一个仅次于昆明植物研究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大理苍山植物园,堪称云南省第三大人工植物园。它以山水园林的方式展示着苍山洱海特有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植物的乐园,也是许多野生鸟类的新家园。

邓成立是一名中国书法爱好者,每日清晨,他都会定时来到苍山植物园的民族画苑,开始书法作品创作,苍山植物园的自然生态环境激发着他创作的灵感,让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

在苍山植物园观上览民族文化园区,身着民族盛装的白家儿女,时常聚集在一起,诵经“绕三灵”、祭拜本主唱洞经。在苍山植物园最接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他们找到了生命里最富灵性的空间。

大理,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素有山水大盆景、四季大花园的美誉。大理,是澜沧江水系与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横断山系地壳西升东降的巨大断裂带,更是印度洋季风气候与太平洋季风气候交汇的锋面,复杂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苍山,因其峻俏挺拔,海拔从2000多米几乎呈直线上升至4000多米,生物群落也相应地呈垂直带状分布,多样性特点十分明显。

苍山植物园位于太和街道大锦盘村,地处苍洱风光核心区域,占地700多亩,园内基础设施完善,依托云南特有的种质资源,进行植物引种栽培研究扩繁,用近30多年的时间,以山水园林的方式,重点打造极富云南特色的山茶花生产示范区、高山杜鹃种质资源圃、木本植物品种园、多肉植物园、生物科普画廊等园区,是大理历届茶花、兰花博览会分会场。近年来,更是引入了野生鸟类救助站、观上览白族本主文化园、云南民族画苑等内容。

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奋勇介绍:“苍山植物园是于29年前,在感通园艺站的基础上衍生下来的一个园子、一个花园。最早期是做苗圃生产,种植了一些大理乡土的树种,包括云南大理山茶花、云南高山杜鹃、马缨花,还有兰花类的一些植物。”

在苍山植物园内,云南山茶花生产示范区、高山杜鹃种质资源圃收集了云南山茶、高山杜鹃物种资源100余种。生物多样性展区共收集展示特色木本花卉和草本植物72科、122属、319种变种和品种。植物园内展示了山茶花、高山杜鹃从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嫁接、盆花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全生产过程。其中,花卉漂浮育苗盘、花卉漂浮育苗营养液、云南山茶花靠插方法、铁皮石斛组培苗漂浮炼苗和栽培盘等十项技术获得专利证书,培育出高山杜鹃“红晕”、山茶新品种“紫玉云霞”“喜红烛”等9个植物新品种荣获国家认证。

苍山植物园充分利用苍山独有的生态资源和大理白族文化,同时融合江南园林风格进行景观打造,模拟植物生长的森林环境进行植物布置,以云南深厚的茶花、杜鹃花栽培文化和历史,用原生态的植物群落记录人类栽培利用山茶花的时光足迹,集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为一体,成为云南大理生态文明的一张靓丽名片。

石斛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集观赏、食用为一体的生物产业,而云南是最早开展石斛组织培养育苗、人工栽培、产品开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省份之一。在苍山植物园石斛品种园,就种养了80多种石斛。郁郁葱葱的石斛千姿百态,有的爬在树干,向上生长;有的卧在石上,顺势延伸;有的端坐枝头,垂下几须……

“石斛是一种寄生植物,属于兰科,在我国有130多个品种,其中能够食用的大概有将近30个品种。石斛也可以作为药材来食用,是很多配方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品种,这些年来成为受到追捧的一种中草药材。”李奋勇介绍,“我们的石斛品种园主要是做一些种子的繁育,很多都属于国家珍稀物种,这一大棚内是以样品的形式在植物园里呈现。”

为让石斛这一物种自然生长,苍山植物园组织技术力量,以最自然的方式,用木料进行堆积、自然摆放,并把水苔绑附在木料上,同时精确控制温湿度,让石斛在水苔上自然生长。

李奋勇说:“石斛品种园内目前种养了80多个品种,同时还在做一些种子杂交培育实验,看看能不能产生一些新的物种。通过开展种质资源繁殖,最终目的是实现对物种的保护和新品种的培育繁衍。”

苍山植物园不仅是众多植物的乐园,从2007年开始,还引进建立野生鸟类救助站,为伤残野生动物建立起新家园。

苍山植物园野生鸟类救助站展区年康养救助鸟类3000余只,建设了隔离区(野生动物治疗和疫病监控区)、康复区(野生动物手术、医疗后康复区)、散养区(康复后动物野化训练及伤残动物生活区)等区域,以原生生活环境的营造为核心,为鸟类尽可能还原野外的生存环境。

苍山植物园野生鸟类救助站负责人鹿纹说:“大理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也是候鸟过境的通道。所以前几年来到大理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地方的鸟类需要救助的机率很大。”

苍山植物园野生鸟类救助站以政府救助与民间救助协力,共同推动野生动物救护的工作方式,形成了统一的救助体系,提高了救助效率。

鹿纹介绍:“救助站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开展鸟类救护、收容、疫病监测和栖息地保护、鸟类和栖息地保护科普宣传教育、鸟类救护相关技术研究与推广等。”

在日常的救助养护工作中,苍山植物园野生鸟类救助站充分利用原有开放空间条件,安装了适合于各种鸟类的人工巢箱及喂食台,供救助的鸟类进食、嬉戏、康复。目前,已经吸引到诸如山椒鸟、扇尾鹟、红嘴相思鸟等在园区里自由出没,苍山植物园野生鸟类救助站已成为许多野生鸟类的新家园。

“大理是生物多样性很丰富的地方,我们选择在苍山植物园就是因为这里的植被很好,它没有太多人工的东西,都是参天大树,这些对于鸟类来讲就是一个天然的家园。” 鹿纹说。

多年的坚守,苍山植物园先后荣获大理州现代农业庄园、大理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繁育(大理)中心苍山植物展示园等称号。

蓝天白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在苍山植物园内,生态文明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既是一座面朝洱海、四季花开的“生态书房”、生态画廊,又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生态文明意识。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