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8/202108303bb062963e6541ce962fd290e2342804.jpg
今年56岁的张社能是大理镇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也是众多洱海保护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30余年来,张社能一直围着洱海奔忙,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08/31/027343.html

等待处理…

张社能:我为洱海保护“出点子”

2021年08月31日  浏览量:2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今年56岁的张社能是大理镇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也是众多洱海保护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30余年来,张社能一直围着洱海奔忙,凭着对“母亲湖”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执着,多年来兢兢业业坚守一线,为洱海保护出力献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洱海卫士”的初心和使命。

从最初的大理镇水保站到后来的镇洱海管理所,张社能的工作就一直没离开过洱海。从龙溪到梅溪9.6公里长的海岸线,是他工作的范围。每天天一亮,张社能就出现在洱海边。每年进入雨季后,张社能和同事们的工作压力就开始倍增,每天指挥工作人员到重点部位打捞死亡水草和疯长的干毛藻,时刻观察蓝藻发生情况,防蓝藻、保水质成了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防蓝藻光靠力气还不行,还得有好办法。多年来,张社能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蓝藻高发期有效控制其生长。今年7月,张社能研发了除蓝藻“神器”——藻水收集箱。藻水收集箱的原理是在近湖区域表水层放置收集箱,通过水泵把收集箱里的藻水抽到三级净化池进行初步净化处理,然后再让水流到砾石床,经过砾石进一步过滤后再进入表流湿地,最终实现藻水分离。投入使用后,藻水收集箱除蓝藻效果明显。

张社能说:“藻水收集箱的优点是投资小、移动方便,收集蓝藻快,适用于湖湾、库塘、调蓄带,收集蓝藻的效果比较好。”目前,由张社能研发的藻水收集箱已制作了200多套,下发到沿湖各乡镇推广使用。这一研发成果绝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而是多年来对洱海的深入了解和思考沉淀的结果。

除了藻水收集箱,张社能还先后完成了水幕、底泥疏浚等技术改良,不仅大大节省了资金投入,也有效提升了保护治理的效果。面对广大干群的夸赞和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他的表彰奖励,张社能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不过是出了个点子而已”。张社能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得到了很多荣誉,同时也感到压力倍增,工作是大家苦出来的,荣誉却落到我一个人身上,我压力也比较大。下一步我一定带好这支队伍,再苦再累也高兴。”

记者 徐建伟 杨尔华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云南省第七届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