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一颗核桃,时光的足迹甚为清晰,而每一道足迹里都记载着令人或悲或喜,或回味或深思的往事。
一颗核桃里,收藏着流逝的时光和美好的记忆,孕育着生命的召唤和多彩的梦想,这足以让漾濞的“山上人”行走到哪里都能摆脱困惑与迷茫的追击。
漾濞老街源自一串马蹄印,马帮的背影把它在史书中拉得很长很长。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段,关于它的很多故事都被漾濞江的波涛刻录下来,并被一直传颂。徐霞客的脚步似乎有点石成金的特能,他走哪里,哪里就会引以为傲,且随即走红,漾濞老街同样如此。当年他走入漾濞后,在自己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中写道:“三里余,抵漾濞街,居庐夹街临水,甚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漾濞老街确实非常繁盛。如今行走在上面,透过历史的窗口,还依稀能看到过往商客与当地居民融洽交往的热闹景象。
可时光之水,流着流着就改道了,它开始逐渐偏离漾濞老街,只留下一排空荡荡的破旧瓦房在黄昏中暗自伤神。这是谁也不愿接受的现实,但谁也没有能力去将其改变。时光有时真的很无情,说把你丢下就丢下,就算有再多的抱怨和咒骂都不管用。谁也无法劝阻时光的想法和决定。
不管是哪里,街上人与山里人相比,总会显出几分傲慢和霸气。至今我清晰地记得,每次跟父母去赶街,临街做生意的人看到父母老实巴交的样子,总是把嗓门拉得很大,听着就像在吼人,要是多问一句,他就会呵斥道:“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赶紧一边去,不要影响我做生意。”除了做生意的人,家在街上的人来跟父母买我们家里自产的粮食或水果,他们也是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用一种蔑视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乡巴佬”,合他们的意还好,要是不合他们的意,他们就开始挖苦人:“卖这些烂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还这么贵,缺了也不会变成像你们这样瘦不拉叽的。”父母去赶街,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都要让着街上的人三分,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人在屋檐下有时真的不得不低头。就这样,我打小就对街上人怀有恨意。
听中美姐讲,不久前,漾濞老街上有一个居民到新城那边做了一件衣裳,可回来后不合身,有点紧,就拿回去要求对方重新做。他担心对方赖账,进门就想来个下马威,扯着嗓子说:“我家是街子上的,不是山上的,你得赶紧给我重新做。”这事儿后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一切早已时过境迁,而这个老兄还没从旧梦中醒过来,以为时代还像以前那样眷顾他们,以为还可以趾高气扬地欺负“山上人”。他不知道,现在“山上人”有一串串、一筐筐、一堆堆千年果——核桃,来填充生活,富得可以流油,家电、太阳能、摩托、汽车等一应俱全,要想再拿过时的傲慢和霸气来威吓“山上人”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漾濞老街,虽然还有很多让人值得品味的东西,比如:历史时空中的马蹄声、斑驳墙壁上的岁月光影等,但在时代的战场上,她已经无可挽回地败下阵。她不是败给风雨,而是败给了一颗小小的核桃。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