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堪为春城的,除了云南昆明,还有贵州贵阳。
位于贵山之南的贵阳城,气候温和,气象丰盈,雨量充沛,清新爽洁,四季宜人。古代,盛产竹子的贵阳,以制作乐器“筑”而扬名,便有了特别的简称——“筑”。别具风味的贵阳,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林相映。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正因如此,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就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最佳数贵阳”一说。
贵阳的独特在于它的喀斯特地貌,奇峰翠谷,山环水绕;溶洞处处,别有洞天。贵阳境内,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了雄奇秀丽、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贵阳具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息烽集中营、文昌阁、甲秀楼、弘福寺、阳明祠等;贵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俗,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节会,所展现的歌舞饱含民族深情;有中国戏剧雏形和“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地戏等,闪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地域交融的韵味;贵阳还拥有刺绣、挑花、蜡染制品等蕴含各民族文化艺术魅力的工艺制品。贵阳的刺绣与挑花各具异彩,布依族的秀雅、苗族的绚丽、水族的素淡、侗族的明快……贵阳各族刺绣与挑花,采用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其色彩丰富,针法精巧,美观大方,却各具特色,不仅氤氲着个性化的民族气息,还具有抢眼的现代美感。
贵阳的风味小吃,色香味俱佳。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肠旺粉面、恋爱豆腐果、雷家豆腐圆子、烤脑花、烤大排、酸辣烫、清水烫、豆米火锅、辣子鸡、糕粑稀饭、“丝娃娃”、荷叶糍粑、吴家汤圆、毕节汤圆等,让人一见倾心,一嗅垂涎,教人在倾心垂涎之时流连忘返。
贵阳有甲秀楼,甲秀古楼位于贵阳市滨河路与西湖路交叉处,南明河中一块巨石——万鳌头石矶之上,具有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其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画甍翘檐,红棂雕窗,12根白石巨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楼下浮玉拱桥飞架南北,桥下清流回环,形成涵碧幽潭。夜色里,华灯异彩,楼桥亭台映现其中,恍若人间仙境。
“甲秀楼”有“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楼内藏有众多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其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长联,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里,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焚道,汉置戕牁,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丸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这一长联,从“五百年稳占鳌矶”到“数千仞高凌牛渡”,从“独撑天宇”到“永镇边隅”,洋洋洒洒206字,浩阔苍茫,如滚惊涛,长短相见,妙语连珠,实为难得之联中珍品。进入美好的新时代,镌刻示人的楼联“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虽然很短,却画面开阔、意味深长;翠微园的门联更短:“半岭通佳气;双桥落彩虹。”颇得周边景物气象。
据考证,悬于楼额的“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自明清以来,甲秀楼就是贵阳人游宴之所。登楼眺望,众山环抱,近者为观风台,林木茂蔚;远者为黔南第一山——黔灵山。黔灵一脉,栖霞、扶风、相宝、南岳诸峰,罗列左右,如笑如妆,令人心旷神怡。下视城郊,早午炊烟飘散,数十万人家饭熟时。四时朝暮,风景无限,山城气象,历历可观。
可以说,贵阳是一座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怀春抱甲、文化烂漫、活力丛生的城市。这样秀美的城市,谁说不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城市最明媚、最美好、最透彻的诠释?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