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老旧小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设施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生活环境差等问题。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时常令小区居民烦恼,也让社区管理者头疼。
为完善城市功能,切实改善民生,从2019年8月开始,顺应国家、省、州各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我市启动对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如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那些经过改造的老小区和老住户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带您走进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感受老旧小区的美丽“蝶变”。
走进太和街道兴隆园小区,可以切实感受到,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此次改造不仅涉及水电、外墙、楼顶防漏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区环境进行完善和提升,从前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宽敞,同时增加了一些居民休闲区,让小区从“里子”和“面子”上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小区凉亭里,记者遇见几名正在闲聊的住户。其中名叫杨相成的老人告诉记者,从1999年小区建成后,他和家人就一直居住在这个小区。如今,他在小区担任业委会副主任,专门负责安全方面的工作。说起小区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杨相成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小区改造前最苦恼的就是水管、电路等问题,水管经常破裂,由于小区资金困难,哪里坏了就在哪里修补,电路也是哪一段坏了就换哪一段,排污水管还经常堵塞,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杨相成介绍,自从去年兴隆园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以来,不仅改造了各户的水电、新刷了外墙、处理了楼顶防漏,还对小区内环境进行完善和提升,让小区旧貌换新颜。经过此次旧改后,住户们都感觉到,小区配套功能正逐步完善,空间布置也更加合理。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把我们小区改造成了道路平整宽敞、绿化美观整齐、居民生活更舒适的幸福家园。”杨相成高兴地说。在凉亭里聊天的老住户们都说,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只要有空,大家都喜欢出来转转、走走,居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走出兴隆园小区,记者来到太和街道兴国社区兴惠小区。兴国社区现有54个居民区,老旧小区就有45个,兴惠小区就是其中之一。前些年,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经常会因为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横流、停车难、自行车丢失等问题吵到社区寻求帮助,尽管社区也极力想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但终究由于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而陷于无奈。
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后,兴国社区积极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历经深入排查摸清老旧小区底数和难点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后,对兴惠小区实施了改水、改电、楼体美化、小区绿化、庭院翻修以及增加完善小区治安防控设施等改造措施,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兴惠小区居民王莲香满意地说:“现在到处是花草绿荫,道路干净平整,汽车停放秩序井然。生活在这个小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大家都感到心情更加舒畅、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离开兴惠小区后,记者来到下关街道南环社区华兴东苑小区,只见小区大门口新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小区内新铺设的柏油路延伸到每个单元楼下,道路旁新划定了停车线,车辆都整齐停放在停车位里。
提到小区的旧改,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黄勤珍阿姨感慨万分。“我一直住在这个小区,原来这个路面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水一脚、泥一脚的,进出小区相当不方便。”黄勤珍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路面铺成了柏油路,环境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我们进进出出、接送娃娃都相当方便了。”
“在这条路上,家里的孩子们可以跑跑玩玩,我们都很放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区住户孙嘉鹍也感叹道,“现在住户们的幸福指数比原来都提升了好多,大家住着都感到很舒心。之前我们已经打算卖房子了,现在决定不卖了,因为经过改造后整个小区的环境都变得很好了。”
华兴东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位于下关街道南涧路南片,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配套设施落后,居住环境“脏乱差”,成为了居民心中的痛点和影响城市形象的短板。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华兴东苑小区实施了水电一户一表改造、屋面防水及隔热处理、楼梯间墙体粉饰、栏杆扶手刷漆、小区绿化提升、智能安防设施安装、电瓶车集中充电点改造、小区内道路铺设沥青路面、小区强弱电线入地、雨污分流改造、太阳能路灯和应急广播安装等项目,让老旧小区发生了华丽 “蝶变”。
“下关街道辖区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有7个社区49个小区152栋楼,总户数是2875户,整个改造面积是3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为1亿零60万元。”下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红伦介绍,“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城市品质改善和提升,很多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都有了质的飞跃,不仅环境变好了,小区的功能设施、基础设施也得到完善,小区的布局、绿化、美化也更加合理。”
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市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中实施城市更新改造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构建共享共治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旧改工程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我市于2019年8月开始组织经开区、度假区、下关街道、太和街道对辖区内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经摸底排查统计出的43288户、16859幢、434.15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将通过分年度、分批次实施改造,切实解决全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损老化、环境脏乱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今年,我市计划对全市10278户、95.38万平方米、590幢、160个老旧小区内道路、外立面、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电力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希望通过旧改工程增加城市的“魅力值”,推动我市城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和有力更新,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居住品质。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城市品质提升,一头连着百姓安居乐业。路面平顺了,管道疏通了,有地方停车了……这些点点滴滴的便捷、顺畅,使老旧小区从过去的“城市包袱”变成了现在的“城市财富”。我们相信,越来越多承载岁月沧桑的老旧小区将褪尽铅华,开启“美颜”模式,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筑起新生活的温暖港湾……
新闻链接:大理市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包括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拆违拆临增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通过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力争到2030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将大理市建设成为山水田园城相得益彰、历史文化特色凸显、公共服务配套完备、社会治理现代高效、文明风尚蔚然成风的国际一流城市。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