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4/pc20210418b731526ce61940009c259e4f6bd038df.jpg
来到喜洲,浑浊的心灵立即变清澈,所有的浮躁都烟消云散,疲惫的生命暂且舒缓,可尽情领略独特的白族风情,尽情品味浓厚的白族文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04/19/026312.html

等待处理…

喜洲风韵

作者 何永飞
2021年04月19日  浏览量:91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来到喜洲,浑浊的心灵立即变清澈,所有的浮躁都烟消云散,疲惫的生命暂且舒缓,可尽情领略独特的白族风情,尽情品味浓厚的白族文化,尽情追寻和赏阅喜洲商帮留下的风韵。

喜洲东临洱海,西倚苍山,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又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也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是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当年老舍来到喜洲,就深深地迷恋上眼前的景象,后来他在文章里动情地称赞喜洲:“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洗衣服,街道很整洁,商店很多,有图书馆……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此外,由于喜洲的建设和发展很快,还被外人冠以“小上海”和“小香港”的美誉。

如今,喜洲还有保存完好的100多座白族民居大院,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唐南诏国、宋大理国的流风遗韵。而白族民居大院中,最有参观价值,不得不走进去感受一下的是严家大院。严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制造”出如此经典之作的正是大院的主人严子珍。著名白族诗人晓雪生在喜洲,长在喜洲,后来一直生活在外,但他对故乡喜洲有着深厚的感情,心里时时牵挂和想念着喜洲,在《严家民居碑记》中他这样写道:“一日徜徉严家院,夜夜梦回苍洱间”。

鼎盛时期,喜洲商帮有400余户人家过着行商做贾的生活。正所谓无商不富,喜洲商帮在外出经商过程中赚了很多钱,同时还开阔了眼界。可他乡再好也不及故乡亲,很多人后来回到喜洲建起自己的大宅,给喜洲留下了大量的白族民居精品,这些白族民居见证了喜洲商帮的成就和辉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严家大院是一座由多院套连的深宅大院,跟白族民居文化一脉相承,呈“三坊一照壁”格局,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里面的房子很有特色,古色古香。长期业余从事云南地方文史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张佐老师说:“严家当时在云南富有到什么程度,现在已不容易推测了。但只要你到喜洲见识见识严家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严家大院,也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了。”现在院落虽然很安静,很多房门都锁着,但昔日的繁荣景象还清晰地印在墙壁上,印在一砖一瓦上,再牢固的锁都是锁不住的。

20世纪初,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边远滇西一直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不会有“崇媚洋外”的东西。可在喜洲却出人意外,严家大院的后院里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和前院几个白族大院形成鲜明对比,可谓中西合璧。而这样的洋楼在喜洲有3座,都是伫立在喜洲商帮的住宅中,可见喜洲商帮在走南闯北过程中吸取了很多世界各地先进的东西,他们敢于引进精华、敢于打破传统的精神在这些洋房中得到完美体现。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虎啸岩雄踞一方
下篇:骊山行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