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3/pc20210316c465738f0f9b49f3bf11ad88f355b405.jpg
每年春分来临之际,母亲都会在日历本上郑重地列出春分当日相关事宜,这个习惯,母亲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小时候的我曾经好奇地问过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03/16/026050.html

等待处理…

母亲的春分

作者 王阿丽
2021年03月16日  浏览量:3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每年春分来临之际,母亲都会在日历本上郑重地列出春分当日相关事宜,这个习惯,母亲已经坚持了数十年。

小时候的我曾经好奇地问过母亲:“春分是什么?有过年热闹吗?”母亲笑着对我说:“春分啊就是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春分把春天分成了两半。春分到了,乡亲们都会在地里忙碌,播种、施肥、浇水,一边干活,一边放开嗓子唱民歌,这不是比过年还热闹?”

是的,对于母亲来说,春分就是一场忙碌且热闹的盛事。

每年的春分当日,太阳刚刚露脸,母亲便起床了。当教师的母亲必须在上班前完成那一亩三分地的麦苗施肥,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一场春雨过后,也正是施肥好时机。麦田距家有一里多路,身高一米六不到的母亲,从家里担粪到麦田得来回三四趟,两只沉重的木桶,压得扁担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扁担声和在母亲的号子里,回荡在乡村的晨曦中。若是春分这天恰逢星期天,母亲便让我们兄妹仨一起帮着施肥。母亲在前面担粪,两个哥哥一前一后抬着,我扛着粪舀子,在旁边为他们助劲,这成了我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那段担粪岁月,对母亲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对我们兄妹仨来说,则从小养成了爱劳动、能吃苦的好习惯。

中午时分,母亲会对庭院中的菜地进行打理。母亲说:“春分正是播种最好的时候,错过了就会错过一季的!”于是便开始翻田晒地,准备培育些黄瓜苗。母亲一锹一锹挖着,锹起锹落间,有水珠顺着母亲的脸颊缓缓滴落,她擦了擦汗水对我说:“今年啊,按照季节顺序来,我种菜的首选是黄瓜,让它多开花,多结瓜,这是我们一家人都爱吃的;第二呢,种好芹菜,这是你老爸爱吃的……”我听着母亲的“播种计划”,想像着满架黄瓜一院香的场景,随手摘上一个,在衣服上蹭一下,咬一口,水嫩脆香,禁不住咂了咂嘴。

傍晚时分,下班后的母亲会挎起竹篮,拿起勾刀,带着我去田头挖野菜马兰头。母亲告诉我:“清明前吃三次马兰头,可保一年无眼疾。”三月份,正是马兰头的生长旺季,一簇簇马兰头,叶碧如玉,挤挤挨挨,铺满了沟沟坎坎。刀起茎落间,醉人的野香味漫过五脏六腑。到家后,母亲把马兰头清洗干净,用开水焯过,挤去水分,切碎,拌入香干丁,佐以盐、味精、糖、醋、麻油。往往,一碗稀饭没喝完,一盘马兰头就底朝天了。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凉拌马兰头,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道可口的美味。细细回想起来,小时候,我们眼睛真的从未患过眼疾,不知是否是吃了马兰头的原因?

晚上,是我们三个“读书迷”最高兴的时候,母亲要给我们分发图书啦!小人书是母亲提前买好的,图书是母亲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母亲发给哥哥们的书是《小灵通漫游未来》《木偶奇遇记》《唐诗三百首》等,发给年幼的我的是小人书《闪闪的红星》《卖花姑娘》等。煤油灯下,我们迫不及待地翻书阅读着,母亲在一旁纳起了鞋底,“刺啦”的抽绳声和着如豆灯火,将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一年春分将至,八旬母亲在日历本上列出今年的春分计划:黄瓜下种、韭菜追肥、开启学网购模式、给孩子们列书单……母亲和着春分的脚步,播种着希望,收获的则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丰收。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水的姿态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