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1/2/pc202102178bc8fa49368043419213334aa49c1f7e.jpg
在中国人心中,牛是一种勤劳而温顺的动物。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与大地谱写着耕耘的诗篇,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情感。牛在新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1-02/11/025807.html

等待处理…

牛年说“牛”

作者 何伯良
2021年02月11日  浏览量:1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在中国人心中,牛是一种勤劳而温顺的动物。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与大地谱写着耕耘的诗篇,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情感。

牛在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驯化,距今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牛以农耕为主。在南方,牛下水田;北方,牛犁土地。《周易》中称牛为“坤卦”的象征物,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史书记载,每到立春节气,官府都会举行“鞭打春牛”仪式,以示春耕开始,并兆示丰年。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塑造土牛始自周代。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那时的土牛是寒冷的象征。汉以后,“造土牛以劝农耕”,土牛成了春天的象征,故又称春牛。

而牛的功绩并不仅限于耕田辟地,其在交通、食用、艺术甚至军事上都得到广泛运用。如军事上,相传战国齐将田单曾发明“火牛阵”战术,在齐燕交战之时把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点燃,冲向燕军,大败燕军,连克70余城。交通上,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王亥就发明了牛车,在晋代,牛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奋、获取少、贡献多的象征,而牛也被寄寓吉祥安泰、继往开来的含义。诗言:“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牛的精神从来都是可嘉的。

牛,作为数千年来一直陪伴人类的动物之一,被赋予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欣逢牛年,希望牛的精神能继续滋养我们,一如既往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开拓创新,用平凡铸就伟大,耕耘人生之美。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新年“福”运到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