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横亘在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如何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大理市紧紧围绕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工作目标,创新健康扶贫模式,织牢因病返贫防护网,贫困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大病救治”——坚强的后盾
近3年来,大理市将158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实行动态参保管理,确保动态调整后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范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全部达到100%。
目前,全市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4项待遇市域内信息系统“一站式”结算,群众就医即时结算更方便快捷。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6种,同时为贫困大病患者提供健康筛查、便捷转诊、规范救治、康复管理等全流程、全方位的帮扶服务。2020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普通门诊、特慢病门诊就诊25420人次,医疗总费用195.4万元,报销123.8万元;住院1730人次,医疗总费用951.7万元,“四重保障”报销836.8万元。贫困人口住院综合保障比例达到90%,贫困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慢病政策”——百姓的福音
为有效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大理市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制定了特惠的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急性脑血管后遗症等特殊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医保目录内的费用按病种支付限额100%报销,其他慢性病限额内支付比例不低于60%。2018年至今年6月,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37.93万人次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慢性病总费用18635.77万元,待遇支付17242.05万元,限额内实际报销比例92.52%,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
“双签约”——温暖的守护
为确保贫困群众“就医有人管,报销有人办”,大理市发动乡村干部、医护人员组建签约服务团队,对所有因病贫困人口开展“双签约”精准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和乡村干部团队,分别与因病致贫返贫群众签约帮扶。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乡村干部团队提供政策宣讲和报销服务,实现应签尽签。
“关口前移”——防病的良方
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村医为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都制定了详细的健康随访计划,定期上门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促进贫困群众转变健康观念、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重视疾病预防,实现健康扶贫关口前移。
大理市卫健局还实施健康扶贫进村入户宣传义诊活动,组织市级医院和部分“白州名医”,对患大病、重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免费体检、健康知识宣讲、上门签约、送医药到户等“一站式”服务,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找专家难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