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12/pc202012207c3caf727ffb449c97f6c15b3a2d5400.jpg
2020年7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9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和93岁的老伴朱慧楠教授做出一项决定: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40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12/21/025331.html

等待处理…

崔 崑 朱慧楠: 九旬教授夫妇捐千万元助学

2020年12月21日  浏览量:1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2020年7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9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和93岁的老伴朱慧楠教授做出一项决定: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400万元,用于设立“新生助学金”。这笔“新生助学金”将在未来5年内,每年向13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各资助6000元。

这并不是崔崑、朱慧楠夫妇第一次捐款。从2013年至今,他们捐资助学已累计超过1000万元。在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中,他们还曾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出100万元,以老党员的身份支持武汉抗疫。

对捐资助学非常大方的夫妇俩,在生活上却一直很节俭。他们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院士楼内,没有买房子,家具看上去也比较老旧,崔崑的一件衬衣甚至穿了30年。他们多年来省吃俭用,将积蓄变为一笔笔助学资金。

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崔崑共培养了24名博士、23名硕士。他的学生中有10多人已是博士生导师,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

2006年,当时81岁的崔崑院士告别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始写书。“我后半生把我的经历、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出来贡献给大家,这比我搞几个新钢种出来价值还大。”

2012年8月,崔崑院士用了7年的时间,独立完成了《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撰写。全书共200多万字,1500多页,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专著。随后,他又用了7年时间进行修改补充,出版发行第二版。如今按照他的计划,再用五六年的时间出版发行第三版。

“材化侠侣,家国情怀。”崔崑、朱慧楠夫妇捐资助学的事迹,多次引发公众热议。除了受资助者表示感谢,更多人表达了感动、致敬和深深祝福。

2020年,崔崑、朱慧楠入选8月“中国好人榜”。

网 友 点 评

崔崑、朱慧楠夫妇是“国之脊梁”:青年时立志报国,中年时践行不渝,耄耋之年依旧持续奉献、照亮人心,鞠躬尽瘁、师者风范。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大理市脱贫攻坚政策解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