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12/20201203f4d70214565a4eb58ecbef16054dab90.jpg
爱国卫生运动,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理市精心谋划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12/04/025185.html

等待处理…

“7个专项行动”多点发力 大理市城市“颜值”实现再提升

作者 张益秋 文/图
2020年12月04日  浏览量:3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爱国卫生运动,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理市精心谋划、认真部署,自上而下发起专项行动“总攻势”,并以“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为抓手,众志成城打好专项行动“组合拳”,全力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为城市品质提升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同心同向 打好“7个专项行动”攻坚战

截止目前,大理市累计清理整治裸露垃圾9766.8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1072座公厕达到“三无三有”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实现GIS一张图实时监管。新建1260座洗手设施,595户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实现“7个达标”,全市重点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5.2%。全面实行清洁消毒公示和公共场所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对全市“八类重点场所”和其他公共场所定期开展全覆盖式检查检测。建成区19个农贸市场完成提升改造,严格落实农残“日检测、日公布”、活禽销售宰杀“三分离”和“一月一休市”等制度。全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全面提升,健康素养水平达18.6%……

一串串数字都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市民一起努力的累积成果,一项项成绩都无不彰显出大理市对开展“7个专项行动”的重视与努力。

近日,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宣传标语。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大理市紧紧围绕省州党委、政府各项安排部署,按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要求,多点发力,同心同向,群策群力,扎实推进“7个专项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多点发力 出好“7个专项行动”组合拳

“每天早上我们都是7∶00准时来打扫、清扫,全部清理完后,进行第一次消毒,每天消毒4次。疫情期间或人流量增加的时候,我们会增加消毒次数,公厕都是专人专项保洁,管理得很到位。”这是喜洲古镇公厕管理员马金春的工作日常,也是大理市“扫厕所”专项行动的缩影。

大理市共有公厕1072座,自“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按照“辖区负责、权属管理”“行业主管、谁受益谁承担”“推进政府购买和补助”的原则,将公厕分为公共市政管理类、权属单位管理类、政府购买服务三大类进行管理。目前,全市284座公厕卫生管理标准达到“三无三有”,788座公厕卫生管理标准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

与此同时,大理市按照“系统治理、分类整治”的思路,把“清垃圾”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点工作任务来抓,着力构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建设“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层级管理模式,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目前,全市共完成149个钩臂式垃圾箱体取缔任务,新增设置73座垃圾房,共设置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41个、240L垃圾桶、141只“清垃圾”专项行动也稳步开展。

近日, 农贸市场、公园广场、旅游景区、学校等重点场所随处可见形式各异的小小洗手台。截至11月中旬,全市新建投入使用洗手设施1260座。大理市坚持“因地制宜、方便实用,节水环保、满足需求”的原则,重点对8类公共场所洗手设施进行全面建设、改造、升级。通过对快速推进洗手设施建设,引导公众养成勤洗手卫生习惯,有效减少传染病经手传播,并在全市公共场所开展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主题的清洁消毒行动,打好“勤洗手”“常消毒”“攻坚战”,为群众筑牢“健康屏障”,推进常态化清洁消毒,实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

走进太和街道的大关邑农贸市场,地面干净卫生,摊位整齐划一,蔬菜瓜果应有尽有,水产品、肉类、干货区域划分清晰,简明清爽。说起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已经拥有三十多年资历的“老摊主”王胜满脸喜悦:“终于可以结束自己风吹日晒的卖菜生涯了。”同样,说起农贸市场的变化,大理古城餐馆经营户杨娇艳也是连连称赞:“现在农贸市场卫生比以前好多了,归类管理以后,我们很容易找到要买的东西,秩序很不错。”大理市目前农贸市场共31个,其中建成区20个、乡镇11个。建成区中19个农贸市场完成提升改造,11个乡镇农贸市场已完成新建市场1个(上关农贸市场),其余10个拟进行提升改造。建成区农贸市场活禽展示、宰杀和销售“三分离”全部完成,“三防”设施安装到位,监管制度全部上墙,常态化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基本形成。

在 “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常消毒” “管集市”专项行动高位推进,城市悄然蜕变的同时,“净餐馆”专项行动也正如火如荼进行。

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理市全面发力,开展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摸底排查工作,及时清理长期没有注销的“僵尸户”,掌握近期关停户和新增户等。同时,对辖区内无证餐饮开展摸底排查,坚决取缔无证餐饮,并分片区召开“净餐馆”工作培训动员会,对餐饮经营户进行培训讲解,确保“净餐馆”工作取得实效。

人人参与 增强“7个专项行动”众心力

市辖区城市主次干道、公园、公交站台、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广播、微信、“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多种平台齐上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州、市相关精神,大理市制定《大理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众参与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宣传活动,不断拓宽群众获取健康知识渠道,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扩大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影响力,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者、参与者、实践者。

截止11月中旬,大理市辖区内累计参与“大扫除”活动90余万人,累计清扫面积2419万平方米,累计清运垃圾25万吨。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忙碌在大街小巷的除了相关职能部门外,广大市民群众、志愿者也纷纷站了出来,争当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主人翁”,形成全民参与、共享共建的浓厚氛围。

注重融合 提升“7个专项行动”总成效

爱国卫生运动,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自大理市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喜洲镇小小洗手台瞬间变成了喜洲古镇的网红打卡点,同时也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厕所革命”,让升级改造后的厕所更加为民、利民、便民、惠民;众多餐馆周边环境整洁、就餐场所干净、仓储后厨整齐卫生,餐馆实现面子更靓、里子更净的极大提升。同时,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裸露垃圾不断被清理整治,实现“改头换面”;昔日,脏乱差的农贸市场实现华丽蜕变;市场活禽区完成宰杀“三分离”,市民手中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常态化清洁消毒也为市民群众的健康加上了一层保护膜……

“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大扫除、消毒,每天都按最高的标准去完成,主要目的是不仅让消费者达到饮食上的满足,还享受到卫生等各方面的服务。”说起专项行动,“张记木桶鱼”经理黄鹏锦表示:“为了让顾客享受到最好的服务,平时都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同时也自检自查,争取把‘净餐馆’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自爱国卫生各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和“张记木桶鱼”一样积极参与、认真落实相关要求,并不断将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精神不断转换为行动自觉的商家和市民还有很多。

说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城市的变化,世世代代居住在喜洲的张锡贵感慨良多:“以前洗手这些都没有,大街上都难见一个水龙头,现在国家推行爱国卫生运动后,随处可见洗手台,还推出了七项洗手步骤,洗手方便多了,都养成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自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除城市品质实现再提升之外,广大市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在潜移默化的跟着转变,全民参与、共享共建的浓厚氛围不断形成,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的初衷也正悄然形成。

据了解,大理市在稳步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工作的同时,在巩固强化四个保障、推进三类整治、抓实三个结合的“四三三”举措基础上,着力推动三方面融合,将其与洱海保护治理、城市品质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工作相融合不断促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成效提升。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