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9/m202009241710f0330bcc4bea947121e83370668b.jpg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我市田野乡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全市各地农民群众正抓住晴好天气,忙于水稻收割、果园采摘工作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9/25/024655.html

等待处理…

大理市:洱海流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迎来丰收季

2020年09月24日  浏览量:3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我市田野乡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全市各地农民群众正抓住晴好天气,忙于水稻收割、果园采摘工作,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近年来,我市围绕洱海保护治理,加大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动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银桥镇磻溪村,村民赵凤花请来收割机帮忙收割水稻。今年水稻栽种以来,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气候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此外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都注重田间管理,使银桥镇水稻呈现个体植株生长健壮、群体生长旺盛的状况。操作收割机的杨吉元对记者说:“赵大妈家的水稻亩产在800公斤左右,今年雨水好,收成也可以。”

走进喜洲镇金河村,棵棵红梨在枝头展开笑颜,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包装新鲜的红梨,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今年34岁的段开寿是喜洲镇金河村人,从事淡水养鱼多年。为了保护洱海,段开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果断关闭了渔场。随后,通过考察,他流转了105亩土地,成立了大理市田鑫云南红梨专业合作社种植云南红梨。眼下正是红梨丰收的时节,树上累累的果实以及每天源源不断的订单让段开寿喜笑颜开。段开寿说:“今年我家梨园长势相当好,品质不错,价格也高,口感独特,顾客反映相当好吃。梨园每天可以摘三到五吨,供不应求,这一季卖完收入要比去年高许多。”

我市通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水稻、油菜、蚕豆、烤烟、荷藕、除虫菊、花、果等生态、绿色、节水节肥型作物和具有湿地净化功能的水生作物为主的绿色农业。推广“水稻+油菜/蚕豆/除虫菊”“烤烟+”“观赏藕+旅游”等模式,推行绿色生态种植。同时,积极探索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大丽路以东高效节水灌溉生态农业示范区流转土地绿色生态种植,洱海流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逐渐迎来了“丰收季”。

记者 徐建伟 杨尔华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