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8/202008316e7a7f4554024439abb971b78f20f0f3.jpg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近日在京联合发布第二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0》暨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8/31/024409.html

等待处理…

我市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再升级

2020年08月31日  浏览量:2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近日在京联合发布第二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0》暨“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大理市成功入选,充分显示了我市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35项指标的实力水平和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发展思路,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至2019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183.79万人次,年均增长22.96%。全域旅游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旅游产业核心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

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再升级,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党委、政府关于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与苍山保护、洱海保护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十三五”期间,投入254.45亿元实施以洱海保护治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编制生态城市创建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环洱海休闲度假规划、乡村民宿发展规划,构建“生态引导空间+产业培育空间+特色旅游空间”的全域旅游空间带状延伸布局,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农村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成果分享给广大市民、游客,苍山世界地质公园、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洱海生态科技馆、洱海生态廊道等成为生态旅游热门打卡地,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再升级,彰显乡村振兴建设成效。围绕“记得住乡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内容,用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和美丽家园建设。坚持一手抓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乡村振兴与“旅游+”“ +旅游”融合发展,使“永远的朝阳产业”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绿色旅游”和“环保旅游”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旅游业经营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确保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得到综合体现。2019年,全市111个行政村中有70个村7748户开展了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2.7万人,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过13亿元。古生村等一批“记得住乡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成为展示全域旅游发展的窗口。

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再升级,彰显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成效。我市将全域旅游与健康养生、休闲服务等产业有效结合,积极打造养生养老、医疗消费、康体旅游的康旅、农旅融合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运动、会展商务等旅游产品。同时,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与其他产业的互补对接、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产业互动、城乡互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盘活大理古城变压器厂、床单厂活力,打造文化创意园;加快推进杨丽萍大剧院项目,深入挖掘人文自然内涵潜力,融入新文化建设人文大理,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大理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享誉度。张 光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