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8/m20200827b3bc823877474b66a0302ba43949414c.jpg
天气渐至盛夏,让人身心倍感炎热,常常滋生出烦闷的情愫,而市面上售卖的各类冰淇淋,此时无疑成为了疏解心中烦闷最好的“良药”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8/27/024395.html

等待处理…

古人的“冰淇淋”热

作者 曾 龙
2020年08月27日  浏览量:3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天气渐至盛夏,让人身心倍感炎热,常常滋生出烦闷的情愫,而市面上售卖的各类冰淇淋,此时无疑成为了疏解心中烦闷最好的“良药”。几日前,去图书馆读书,从一本书中意外发现了一篇讲述古人吃冰淇淋的文章,觉得颇有趣味,读来顿觉有一丝清爽扑面。

事实上,冰淇淋古已有之,而我国更是冰淇淋的故乡。早在先秦时代,当时的王氏便设立了冰窖用来储冰,而《周礼》中更是记载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部门的编制还不小,共有80位工人。一般从每年冬天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运至名叫“凌阴”的冰窖中储存。当时周王室还会将冰块赏赐给身边的高级官员,这种“赐冰”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明朝的《帝京景物略》就有记载,每年到了立夏,朝廷便会赐冰给文武大臣。清代也是这样,把赐冰当成一种官员福利,但赏赐形式有所改变,不是直接领冰块,而是发放“冰票”。当时的冰票由工部颁给,官员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宋朝前,赐冰只是一部分达官贵人的享受,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则是一种奢望。而到了宋朝,蒙古人用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而成的一种叫冰酪的冰淇淋开始在民间流行。从一些宋人的笔记中,可见调制出的花样颇为繁多。每到夏天,夜市冷饮店出售的种类更是多达数十种,常要营业到半夜三更才结束。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元朝统治者开始垄断了冰酪,禁止民间制作,直到后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立马在王室风行。到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意大利王室才把保密了约300年的方法传给法国,而美国,更是1777年在纽约大街上才有了冰淇淋广告。

1935年,冰淇淋的制作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当时有人想出了一个妙招:先把天然的冰块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然后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桶,每一个铁桶里面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再把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桶放进土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半小时后,小铁桶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由于这种冰棍深受顾客的喜爱,所以很快就在北京的前门大街出现了专售冰棍的商店,并风靡一时。

一支冰淇淋,解的是心中的酷热,品的是历史的烟雨。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长安·常安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