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8/m20200811080f5af61d174703ae1aface88f0c8b1.jpg
我到乡下去,夜岚初起,晚风渐凉,远方峰峦如黛,四周虫声一片。路两旁,居家的灯火,一闪再闪、次第亮起。孩童顽劣的叫声,穿行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8/11/024249.html

等待处理…

作者 雨 凡
2020年08月11日  浏览量:3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到乡下去,夜岚初起,晚风渐凉,远方峰峦如黛,四周虫声一片。路两旁,居家的灯火,一闪再闪、次第亮起。孩童顽劣的叫声,穿行在薄凉的空气中,让人心头温暖。

有灯,就有人。这个时候,多少人家正在准备晚膳。布衣蔬食、干柴细火,檐间炊烟缥缈,屋内香气游走。荷锄归来的老者,远望自家灯火,步履从容。守家的老狗视力极好,看见主人归来,远远地前去迎接。

有灯,就有人。我所居的小城,万家灯火,是千万副表情。家对面的楼上,住着一位高三的学子。夜半时分,依然挑灯战斗;晨光初醒,他低头学习的身影又映在窗玻璃上。

街上的灯火,凡俗的生活,真实的影像。每天约摸三四点钟,送肉的、贩鱼的、烤烧饼的、包饺子的、打豆腐的、批发蔬菜的,小民生计自为谋,灯光之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偶有说话声,咕咕叽叽,声音压抑,怕影响生意。

我住的这条街,有一位作家、一位广告设计师、还有位裁缝,他们睡得都很晚。别人家的灯光都黯淡下去,他们三家的灯还亮着。

古诗里的灯火,是一个个分镜头。“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大河如墨、小船如叶,微微一粒渔火,淡于天水之间。须发皆白的渔翁,垂钓着未知;乡间茅舍里,年迈的母亲正在为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裳,担心儿子远行是否顺利……读古诗,就是读古时的生活,读古时的灯火,就是看一部部古代人生活的纪录片。

在小城,落雨的夜晚,灯火会有潮气。下了班,三五个好友往小馆子里一坐,一壶老酒,谈天说地,不想回家。像这样的小馆子,小城有许多。店老板大都憨厚朴实,久而久之,与食客们成为朋友。

一次我出城远足,在深山中迷路,手机又没信号,夜晚来临,恐怖寸寸逼近。好在此时,远处丛林间有灯火亮起,我朝着灯火的方向走去,终于找到了投宿的人家。

小城的规矩,正月十五晚上要去祖先坟前点一盏灯。这一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灯火片片。

小城坊间说,人的肩膀上有两盏灯,一边一盏。人若做了亏心事,肩膀上的灯会灭掉。有人问我信不信,我未置可否,含笑不语。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孝悌之美
下篇:从秋天出发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