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以一颗报恩的心扎根民族音乐的乐土
1995年,赵云红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开始新的人生。
当时,在国外接受6年以上的公派留学培养,学习声乐,再回到国内一流音乐学院任教的青年音乐老师,寥寥无几。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她立志要在教育领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励志要为中国拥有自己的声乐学派而努力,去培养优秀的学生。
当然,从来没有中断的,还是学习。回国之后,赵云红跟随张牧教授学了3年声乐,多次接受金铁霖院长的指点,多次向郭淑珍及其他名家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她常常利用寒暑假,带领弟子们到欧洲,如奥地利、维也那、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向名师请教学习,也常常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们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大理的精准扶贫大型慈善国际音乐活动,经常带着学生们到全国高校去巡回讲座,举办赵云红师生音乐会、独唱音乐会。
可以说,一方面,她扎根民族音乐的沃土,将莫斯科6年学到的声乐技法,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在她看来,美声唱法(古典唱法)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演唱方法和技术,是一种科学的、完美的技术,拥有浩如烟海的作品,是调动全身的整身歌唱,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歌唱潜能,所以学好这种唱法,再唱别的,就很容易了。今天她教学生,首先教的,也是美声唱法,这个方法学会了、唱好了,好比一个人的内功,内功强大了,唱什么都好办。
回国后,赵云红通过运用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结合早年学过的戏曲台词、音乐中体会到的中国歌曲演唱特色,从语言的准确性、意味和音调,结合旋律,即运用国外的技术,融合民族和戏曲的特色,来演唱中国歌曲,同时根据不同的作品,设定不同的表现方式,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如果用20个字来概括,是这样的:吐字清晰,注重细节,声音圆润,分句明确,音色多样。
“如果没有国家的培养,我怎么有天赋、我的家庭怎么重视,都不会有我的今天。”赵云红深刻地认识到,所以,她怀着一颗报恩的心,在声乐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尤其重视云南音乐人才的培养,除了自己教,还为一些学生介绍更合适的老师,把他们送到最适合的教授那里,甚至自己出资培养艺术人才。她强调:“不是到处宣扬自己有多幸运,而是用真情来回报家乡,用实际行动点亮别人的生命和艺术火苗,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有比我们更好的未来。”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赵云红在声乐教育、云南人才培养方面苦下功夫,备受业界好评。
2018年,赵云红整合多方资源,对100位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激情燃烧。尽管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那100位中小学音乐教师面临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大前提下对音乐的普遍忽略,比如大考前被占用课时之类,但培训期间被点燃的生命之火、艺术之火,哪怕只有那么短暂的几天,也仍然是那样美好,至少它们灼灼燃烧过。如果这样的燃烧多持续一些时间,多有一些人致力于这样的事,必定会改变一些东西,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的平庸和凡俗,从而创造奇迹。
“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情,被家乡、社会和被需要的人认可,是最快乐的事情。”她说。
总之,在北京的日子,为了艺术、为了美好,她每天都像一个陀螺一样闲不住,即使有哪一天稍微空闲一点,她也会主动找事儿,将时间填满,因为她一直要致力做的事情,就是让中国的声音,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使。
今天: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使
“唱好歌,让中国的声音融入世界;教好学生,让中国的教育事业代代相传;加强艺术修养,更好地在国际间传播交流文化。”这就是今天的赵云红每天都在努力做的事情。
多年来,她参加了千余场音乐会、歌剧、清唱剧晚会的演出,足迹遍布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不同地区。
首先,她致力于公益事业。2010年,在美国的卡尼基音乐厅,她参加了由日本广岛和平基金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主办的“维护世界和平、抵制核武器”慈善音乐会,该音乐会有中、美、俄、法、日、德、英、牙买加8国艺术家受邀参加,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发来贺电。
这个慈善音乐会此后十余年不断在世界各国举办慈善义演,如维也那金色大厅、朗布拉母斯厅、东京的秋引音乐厅、巴黎联合国总部大厅、巴黎的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广岛的伊丽莎白音乐学院、广岛的音乐厅等,善款均捐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于被核武器、自然灾害、重大疫病伤害的儿童们的身心康复和救治。赵云红积极参加,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她被授予“和平音乐家”称号。
其次,赵云红多次担任国际比赛的评委,如第十三届柴可夫斯基比赛、第二届瑞典斯滕哈玛国际声乐比赛,都是国际顶级的音乐大赛之一,她是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亚洲评委,被邀请到是一项殊荣。当时的评委有11位音乐家、歌唱家、剧院经理、大经纪人,都是世界一流的歌剧表演艺术家,赵云红觉得,和他们共事是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也是人生新的开端。
有意思的是,作为评委,因为赵云红太年轻了,所以多次被保安当成选手,被拦在门外。那些保安多数都是退役军人,非常忠于值守,特别认真。有一次,她从音乐厅退到后台会议厅参与讨论选手比赛结果时,评委证搁在会议室,忘记挂上,保安认为她是选手,不让她进会议厅,评委主席过来证明也不行,最后还是请人去后台把评委证拿出来才进去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两三次,让她难忘的同时,深感能与前辈们共事,是非常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还有一次是瑞典的斯坦哈马国际声乐比赛,瑞典王室对这次比赛非常重视,国王、王后、长公主科瑞斯提娜也专门来参加并观看比赛,与评委们共进午餐。公主对赵云红印象特别深,因为她来自中国,正好那天她们还穿了同一个颜色的礼服,当年流行的嫩绿色。
公主见到她,高兴地说:“呀,我是瑞典公主,你也是中国公主!”
因为同色系的衣服,她们一下子找到共同话题,一起分享艺术,分享对声乐的感受、看比赛的感受,公主还询问选手的情况,非常有亲和力,对中国特别友好,说中国是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国家。听到这些,赵云红为祖国深感自豪。
正因为这样,每一次出国担任评委以及参加国际音乐节、艺术节、交流节等活动,赵云红都会非常认真地准备,从着装、谈吐、外语、演出曲目、演出服装、装容等,都要精心设计好,因为她深感,出去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形象,大国的风范。
赵云红也有多次在国外举办音乐会和演唱歌剧的经历,每一次和同行的同台竞技,实际上都是很大的提升,因为歌剧表演来自于西方,起源于意大利,用意、德、法、俄、中等至少6种语言演唱(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不足百年,中国歌剧的创作更是建国后才开始,剧目相对西方还比较少),能用母语演唱的歌剧有限,但要和母语歌唱家们同台演出,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关的挑战。
有一次,接到歌剧《浮士德》的剧本,由她饰演女主马格丽特,演出排练时间只有1个月,需要学会角色,并把好几百页的唱段全部背下来、唱熟,并且是用法语演唱。到了布拉格,排练时就要唱原文,马上从头拉到尾,并且当时是几组演员,每天都是非常辛苦地排练,有时候甚至达到11个小时。
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准备,非常有意思的是,她们的三组演员,最后排了三个首演。首演一般只有一次,但她们那次的《浮士德》排了三个,她是中国的马格丽特,还有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女高音、一位来自捷克布拉格的著名女高音。演出非常成功,但是演完《浮士德》,她的两个膝盖青紫了一个多月才好。
国外的歌唱家们多数都拥有比较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都比较友善,和他们相处非常轻松,他们在业务上都特别认真敬业,这点是让赵云红尤其感慨的,他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都是良性竞争,没有私下的诋毁、中伤,这种良性竞争十分激发人的潜能。
通过演唱《浮士德》,赵云红对西方的歌剧表演模式有了更深的体验,毕竟她的第一职业不是演员,而是教师,所以这种演出实践只能作为艺术生涯的一部分,她的大量精力还得放在讲台上。
“其实一个人同时做两到三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在国外舞台实践的机会。”赵云红说。
201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赵云红应邀参加演出,演唱了俄罗斯的浪漫曲《夜莺》《马依拉变奏曲》和中国经典曲目《关雎》《小河淌水》。听完后,普京总统赞赏有加,说她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杰出的声乐大师”“优秀的歌唱家”“中俄两国共同培养的声乐大师”。
是的,这些年,地球在她脚下像一个村子,除了教学,就是全世界地演唱、交流、当评委,忙碌而辉煌,但有一个声音始终在她心底萌动,那就是:中国要有自己的唱法,中国声乐学派要形成并且得到世界的认可,因为美声唱法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的唱法形成,并被世界认可,中国声乐才能在世界音乐殿堂站得更稳、传播得更广。
“借鉴科学的优秀声乐技术和方法,在演唱了跨越4个多世纪的经典声乐艺术作品之后,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的声乐艺术工作者、一名声乐教育者,首先要身体力行唱好中国歌,其次要创作更多的原创声乐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应该有比较强的艺术性,比较好的声乐技术和技巧、旋律,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且能够在一定领域传唱。”赵云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土洋之争”一直不断,是向戏曲学习?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还是向国外学习?西洋音乐腔体连续、声音圆润,而中国音乐讲究甜脆、明亮、富有韵味,可以说各有千秋。如何走出一条既拥有自己的特色,又被国际认可的道路,是一直困扰数代中国音乐人的问题,任重而道远。
“走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家乡民族音乐的色彩和风格将是我灵魂最深处的美好旋律。”赵云红深情地说。
以此为出发点,今天,她就这样奔赴在“中国声乐学派”成长、形成的路上。
除了唱好歌、教好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赵云红还担任外交部外交官合唱团艺术总监、荣誉团长等职务。作为乐团的合唱指挥,面对无私奉献、有一定艺术修养、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外交官战士,她用最美妙的声乐艺术,为他们放松心灵,同时致力于用音乐的魅力增进友谊,进行春风化雨的艺术外交。为了给外交官们上课,她通常中午饭都来不及吃,来回辗转于往返途中,但非常开心。
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金铁霖在为她的画册作序时,这样强调:“留学回来她毅然选择了留校,她在我院一边教学、带学生、搞理论研究,一边参加各种类型的演出、担任评委,而且还担任了外交部外交官合唱团名誉团长、艺术总监等职务,她的日程总是很满……她的唱法日趋成熟,无论是俄罗斯曲目、意大利曲目,还是中国歌都演绎得炉火纯青。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抒情花腔女高音,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她的努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为她的画册作《跋》时,这样赞誉:“赵教授作为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禀赋天成,师出名门,孜孜以求,成绩斐然……在她的指导下,合唱团整体演唱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外交官们进一步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2009年,我们授予她‘外交官合唱团荣誉团长’称号,以表彰她为外交部机关文化建设所作的贡献。”
2012年,保利的独唱音乐会,93岁的欧阳中实先生在大病之后,首次给歌唱家提字,为赵云红题写了“赵云红独唱音乐会”字样,收在她的画册里,成为美谈。
下一步,赵云红打算录制一组专辑,计200多首,都是这些年多场音乐会、多次演出过的古今中外名曲,总共包含8种以上语言。同时,写书、编教材,从理论的角度对艺术生涯和声乐进行系统总结。
此外,假期回大理,她也期待能以学生交流演出的方式,每年在家乡举办音乐会,以此带动云南音乐人才的培养。
对赵云红而言,大理是家乡,是记忆中最美好的地方,也是承载着童年梦想、有亲人生活的地方,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们热情、友善,是一个有着许多美食和美景的家园;有一年四季盛开在苍洱之畔家家户户小院阳台也开在人们心中的鲜花;有灿烂的阳光,像意大利地中海的明媚阳光;有像瑞士一样非常美的高原湖泊、山地,有茂密的植被;有又酸又辣经常被卡到刺的酸辣鱼;有高亢嘹亮、风格独特、曲调婉转的白族民歌;有曾经工作过多年的白剧团,人生第一个艺术实践的舞台。总之,许许多多的美好和童年记忆都留在大理,不久前去奥地利当评委,看到湖光山色,就想起大理。在她看来,大理是很多美景的一个缩小版,并且大理的多种文化融合,更是一个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大理人一直都有不俗的品位,对文化都比较重视,因此,她对家乡有一份格外的自豪和热爱。
“虽然所有人都是热爱家乡的,但大理人尤其为家乡感到自豪。走再远,家乡都是让我想归巢的栖息之地。”赵云红深情地说,“这些年回乡的艺术活动日渐多起来,加上父母回大理定居,有很多亲人在这里,所以亲情友情加艺术活动,就觉得好像童年梦想成真以后,再次延续——在大理。回到家乡,我也非常愿意为家乡的艺术人才培养做点事情,把优秀的艺术人才吸引到大理去,把大理的文化、传统、美好,更多地宣传出去,因此,如果能够在大理有更多的艺术活动,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我还有个愿望就是在家乡大理开办‘云音韶韵——赵云红艺术工作室’,为家乡、为国家培养更多艺术人才,宣传高雅艺术,提高国人的艺术修养和素质。”
尾声:用音乐之笔描绘精彩人生
稿子写到这里,已是2019年12月中旬,这也是2013年起采写的“音乐大理笔记”专题近60位音乐人中,笔者写得最辛苦的一位,因为时间跨度太长、内容太多、故事太精彩……期间,赵爸爸帮着改定赵爷爷的故事,赵云红教授又发来几段声频,补充介绍留学期间和北京上学时一些难忘的人和事,先根据声频整理,再一一找适合的地方补填进去,这个过程极其纠结、繁琐、磨人,好在现已全部精密填补,像建完一整栋房子,终于如释重负。
2019年11月22日至30日,赵云红作为唯一的亚洲评委,出席第九届圣彼得堡国际声乐大赛。比赛前一天,评委们和往届获奖选手在开幕式上为大家带来精彩演出,其中赵云红为纪念去世的伊丽娜·布嘎乔娃,与其女儿叶莲娜·高达欣斯卡娅演唱了中国艺术歌曲《江城子》(苏东坡/词,敖昌群/曲)和伊丽莎白的咏叹调《可爱的大厅》,获得满堂喝彩。
此次比赛共有来自俄罗斯、中国、蒙古国、美国等15个国家的160名选手参加,经过激烈角逐后其中43名入进复赛,12名选手进入决赛。赵云红教授带领本科生王禹嫣和研究生王金雨参加了比赛,其中王禹嫣获得“最具潜质奖”。
就是在这样忙碌的异国他乡,她还抽出时间为稿件校正一些外国老师的名字,并在微信中深有感触地说:“这也是俄罗斯第二大比赛,能接受这样大比赛的邀请,是非常荣幸的事。这都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的艺术家,我背靠的是日渐强大的祖国,所以才有这样的底气和机会。”
是的,稿子在进行,赵云红的音乐之路更在滚滚前行,要把她一次性写完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不是我在写,而是赵云红自己,用音乐之笔,描绘自己的人生,从怀揣歌唱家的梦想站在小凳子上唱《白毛女》,到白剧团,到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到中国音乐学院,再到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到全世界,写得如此激情澎湃、跌宕起伏、神采飞扬!
“夜莺吟唱三冬暖,知音来访四时春。”诚如赵爸爸在大门书画空上所题,有了这样的“暖”和“春”,这一生,真的很值;这样的大理人,值得我们骄傲和效仿!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