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镇 2019年,凤仪镇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保障民生为宗旨,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以干部作风转变为保障,抓实洱海保护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维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镇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一年来,凤仪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区域发展动能不断激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着力改善民生服务,幸福宜居凤仪建设成效明显;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年完成辖区工业总产值16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35亿元,呈现出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凤仪镇将坚定不移地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决胜脱贫攻坚、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代征安置地开发建设为突破,以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机遇,以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保障,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敢想敢干再出发”教育活动,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和谐幸福新凤仪。
6月6日,凤仪镇召开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来自全镇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欢聚一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工作报告,喜看发展成就,共商发展大计,共同谱写美丽凤仪建设发展新篇章。
记者 杨 辉 戴向晖
银桥镇 2019年,银桥镇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民生福祉提高、乡村治理振兴,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镇呈现出政治稳定、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银桥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最严的作风、最实的举措,扎实开展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转型取得新成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补齐乡村振兴短板,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新提高。通过努力,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69万元,比上年增收26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投资2.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1亿元,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发展。
今年,银桥镇在抓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将紧紧围绕把“银桥镇建成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特色旅游、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工贸型新市镇”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以洱海保护为核心,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形象提升,提高施政水平,奋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6月5日至6日,银桥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镇人民政府镇长。
记者 朱 滢 杨 阳
湾桥镇 2019年,湾桥镇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干事、攻坚克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增强发展新优势,集聚发展正能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富民兴镇找到了一条新路好路。
一年来,湾桥镇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实,228户84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脱贫出列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全面实施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洱海流域转型发展的严峻形势,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坚持生态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措施和办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大维稳力度,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举措打造提升人民调解阵线,镇综治中心信访办全年共接访、办复81件,办复率100%。
6月5日,湾桥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记者 郭鹏昌 张玉姝
喜洲镇 2019年,喜洲镇坚持生态优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守惠民初心,强化自身建设,坚决打好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健康平稳,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一年来,喜洲镇扎实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紧紧围绕“保水质、防蓝藻”两大目标任务,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原则,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紧扣“特色、产业、生态、宜居、易达、智慧、成网”七大要素,着力完善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促进人才、资源、产业等各种要素向小镇集聚,加快全镇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为民初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总结经验、创新方法,理顺管理体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新作为,树立新形象,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
6月5日,喜洲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今年,喜洲镇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抓实洱海保护治理、脱贫攻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福祉改善等各项工作,突出喜洲白族特色小镇建设核心地位,打响“中国白族风情第一镇”品牌。 记者 郭鹏昌 张玉姝
双廊镇 今年,双廊镇将严格按照州、市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造世界一流艺术小镇。
过去一年,双廊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工作中,着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以勇于担当的毅力、久久为功的韧劲、坚定不移的决心,扎实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取得实效;着力决战精准脱贫攻坚,坚持精准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切实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脱贫村出列7条标准及贫困户脱贫退出5条标准,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细脱贫攻坚工作,伙山村、石块村脱贫出列,全镇建档立卡对象全部脱贫退出,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着力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进以双廊艺术小镇创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投资250万元实施石块完小学生宿舍楼和投资21万元实施伙山完小等厕所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6月4日,双廊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确定今年全镇工作目标。今年,双廊镇将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高质量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世界一流艺术小镇。 记者 郭鹏昌
太邑乡 2019年,太邑乡以脱贫攻坚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团结和依靠全乡干部群众,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局面。
一年来,太邑乡强力推进“两防一抓”工作,打好“1+7”组合拳,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年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3.16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车厘子基地水肥一体化、太邑村农业灌溉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全面清理57公里主干线道路损毁塌方,完成28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扎实推进太邑乡中心集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乡脱贫成效持续巩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治理规范有序,行政效能务实高效。全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6.58亿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2914元,增长10%。
今年,太邑乡将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提升脱贫质量,落实惠民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培育绿色经济增长,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抓实项目谋划,强化招商拉动,跟进项目落地,实施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加强社会治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左右。
6月6日,太邑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全面总结并安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记者 赵丽宁 郭鹏昌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