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6/m20200607d4ea2b9e436143ddaf3a2d82b532ea78.jpg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13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使大理成为西南地区非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6/08/023705.html

等待处理…

传承民族经典 弘扬民族文化

——访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020年06月07日  浏览量:3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13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使大理成为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富集的地区。

走进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色彩斑斓的民族刺绣、工艺精美的银器、自然古朴的扎染、造型各异的瓦猫、种类丰富的甲马……工艺品和老物件井然有序地陈列着。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016年11月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079.98平方米,分为展览区、活态展示区、办公区三大片区。其中展览区有序厅、乡愁纪念册、精神家园的守护人、白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巧同造化的技艺、千锤百炼的技艺和白族堂屋等展厅。

“大理的非遗项目截至目前共有450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59项、州级72 项、县级303 项。”博物馆讲解员杜贵枝介绍,目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藏品有2000多件,为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和一些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清光绪刊印本《文昌大洞仙经》(上中下卷)和已故白族大本曲老艺术家杨汉先生生前使用的龙头三弦等珍贵藏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大理非遗文化的“宝库”。这里汇聚了全州的非遗文化,通过非遗文化科普教育、非遗文化体验、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和多项非遗节日庆典活动展现非遗文化魅力。每到开学季,很多中小学都组织学生来参观博物馆,让大家了解大理的非遗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表示,博物馆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大理州非遗展示的窗口,除日常参观外,还有很多传承人过来开展主题展演活动。博物馆的功能已不仅限于参观和认识非遗,业已成为广大市民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阵地。

记者 鲍亚颖 马 驿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高 敏: 全身心投入线上教学 决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