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5/m202005285ef65b4dd5a74cc797753de890e7d629.jpg
因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等不适症状,慕名去看一老中医。老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肝阳上亢。问其原委,老中医告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5/28/023610.html

等待处理…

高下不相慕

作者 ○杨金坤
2020年05月28日  浏览量:3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因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等不适症状,慕名去看一老中医。

老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肝阳上亢。问其原委,老中医告知,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导致。见我不解,老中医劝我,小老弟,我观你六十不足但也五十有余,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应不急不躁,凡事淡然地安享晚年。老中医开了中药,又用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折叠起来,笑吟吟地说:“再赠你个偏方。”

回到家,我打开“偏方”,只见纸上写着:“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我反复玩味这几个字,终于悟出了里面的道理,那就是:吃自己的饭,穿自己的衣,把自己的习惯当做欢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不因外界事物变化而感到动心和焦虑,这就是养心的根本。

人至老年,多得闲暇,见人见事,各种复杂的心绪在脑海里弥漫开来,或叹一念之差铸成终生之误,以至于境况低于他人;或用现实比照,叹儿孙不争气,希冀抱憾成影。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种攀比,使人气不顺、心不平,天长日久,使人情绪低落,少了生活的乐趣,成为老人健康的大敌。

人至老年,历尽沧桑,阅完人世,要拿得起,放得下,搬掉心里盲目攀比的“块垒”,把晚年生活过得轻轻松松、平平实实。有老伴的“怜爱”、子孙的关照和一群谈得来的朋友,这就是幸福所在,也能从中领悟出快乐人生的真谛。

我把这几个字压在书桌上,让其成为修心养性的座右铭,反复领悟“高下不相慕”的真谛,虽然还达不到清心寡欲、淡泊宁静的境界,但也能时刻在粗衣淡饭里感受生命的随缘自适,安享生活本身的乐趣与美好。

数月有余,再找老中医复查,老中医观后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百邪难侵。”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夏夜枕边书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