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5/m20200517ac64e0ff419a4ac5b2701e6f5e8c9010.jpg
大理市烈士陵园自建成以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使其成为各界群众开展革命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5/18/023507.html

等待处理…

大理市烈士陵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05月17日  浏览量:2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大理市烈士陵园自建成以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使其成为各界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

大理市烈士陵园原名喜洲烈士陵园,建于1950年,2013年至2015年各级相继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墓穴建设搬迁,纪念碑、停车场、园区绿化等设施建设,2015年12月改名为大理市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安葬着我国著名军事家、爱国将领杨杰烈士,第一位白族女共产党员、曾任中共云南特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共青团昆明市委书记、云南省妇女解放协会主席赵琴仙烈士,9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地下工作者烈士,12名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12名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以及在执行任务、见义勇为等各条战线上牺牲的烈士共计178名,目前集中安葬85名。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烈士陵园的历史文化功能和游览休闲功能不断显现。为充分发挥好这两大功能,陵园管理单位积极与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每年组织烈士公祭、清明节扫墓活动,每逢“五一”“五四”“六一”“七一”等节日,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生到陵园参观瞻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主题班会等活动,烈士陵园逐渐成为我市“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大理市烈士陵园每年参观人数达万余人次,年度各单位举办公祭活动30余次,年度祭扫人数达500多人次。 记者 徐建伟 李定溢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唐明清:在点滴中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