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0/4/m20200415ab7e7dc8e3944a0a9cdf007b91d51db4.jpg
阳春三月,柳梢吐绿、草地渐茵,湾桥镇古生村洱海边的生态廊道建设已近尾声,田间的油菜喜呈丰收,与村里厚重的人文古迹辉映交织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0-04/16/023255.html

等待处理…

古生村:“蹄疾步稳”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新愿景

2020年04月15日  浏览量:2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阳春三月,柳梢吐绿、草地渐茵,湾桥镇古生村洱海边的生态廊道建设已近尾声,田间的油菜喜呈丰收,与村里厚重的人文古迹辉映交织,构筑了中国最美乡村的图景。

2018年,古生村被列为大理州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随后,古生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体要求,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专门成立了湾桥镇古生村乡村振兴试点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副镇长任副组长,负责古生村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统筹,制定《古生村乡村振兴州级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现场办公,对古生村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研究,破解发展难题。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古生村首抓规划,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目标,高起点修编《古生村省级示范村规划》,并同步编制了土地使用规划、村庄总体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村寨风貌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多项规划,实现了“多规合一”,明确了发展思路。同时,抓实生态建设,优先实施村落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管网到户收集全覆盖。结合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湿地建设,健全保护机制,建立五级洱海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河道、主干道、滩地定人、定时、定点保洁制度,形成垃圾收集清运“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常态化管理机制。

乡村振兴,关键看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才能留住“乡愁”之脉。古生村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引进云南顺丰公司、大禹节水生态公司等龙头企业,植入民族特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农业生态观光游、现代农庄、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生态种植1220亩,大春种植绿色生态水稻,小春种植油菜,形成观光油菜花海,让古生村成为一个有过去、有未来,有温度、有乡愁的乡村旅游新亮点。何利成是土生土长的古生人,目前经营着村里唯一的一家客栈,打破了村里以渔业、农业为主的传统模式,他也成为村里产业转型的带头人。

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古生村在人文、生态、产业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让生活在这里的2600多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愿景。何利成说:“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好以后,我们对古生村的旅游业发展很有信心,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湾桥镇党委书记杨晶介绍,在今后的工作中,湾桥镇将通过打造古生村乡愁小镇项目,把吃、住、娱、购、行植入到古生乡村乡愁小镇建设中,以乡愁为魂、农业为本、发展为纲的思路和原则,提升古生村的环境、增强老百姓的福祉,将古生盘活起来,带动整个湾桥同步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人民富裕、乡风文明。

记者 郭鹏昌 戴向晖 朱 滢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扩大内需必须加快推进复工复产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