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东方欲晓。距离湾桥镇政府不远处,几名值守人员井然有序地测量体温、查看居民临时通行证、引导进出扫码、对车辆进行消毒,一旁还有移动小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宣传知识……这里,是湾桥村农贸市场出入口。
抗击疫情工作已经持续20多天,虽然很累很疲惫,但是在周保中将军故里——湾桥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仍然不敢有一丝松懈。他们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合力构筑起疫情防控“桥头堡”,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桥头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湾桥镇不等不靠,及时确定工作目标,制定详细抗疫计划,在全体党员干部带领下,全镇群众挺身而出,打响了一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湾桥村农贸市场出入口,值守人员正有序地忙碌着,旁边醒目位置竖着一块红底黑字的告示牌,上面写着“农贸市场仅本村范围内开放,外来人员和车辆谢绝入内。”据湾桥村党总支书记黑景洪介绍,湾桥村农贸市场是全镇最大的农贸市场,但为了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避免人员大量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减少交通隐患,湾桥镇领导和村干部经过多方尝试和商议后,决定该市场只对本村村民开放,其它村委会村民就近在本村的小菜市购买生鲜食品。
由于市场规模较大、生鲜食品品类较全,每天都有大量群众和车辆进出,相比其它值守卡点,湾桥村农贸市场出入口的值守任务较重,但在这里值守的党员、村民没有一个人抱过怨、诉过苦。
“疫情无情人有情,看到值守人员很辛苦,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建把平时舍不得买的矿泉水、面包、糖果等物品送给他们,并积极报名参加村口的值守工作,让我们很感动。”湾桥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利泽说。
王建是湾桥村委会向崇自然村村民,也是全村为数不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岳母和妻子都身带残疾,王建家的生活一度十分困难。谈及主动参加村口卡点值守的原因,王建说:“我家是贫困户,镇上和村里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现在我们的生活好起来了,我就想着要帮助他人,尽力帮着镇上和村里做点事。”
除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许多村民都主动要求参加防控疫情一线工作,特别是党员。“村党总支在党员微信群里发起号召后,所有党员都踊跃报名,有些党员因为工作需要返不了乡的,也由家里人代为报名,从大年初二开始到现在,我们村每天都有10多名党员在各个卡点值守,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黑景洪介绍。
返乡大学生主动请战为防疫奉献青春力量
在抗疫一线,有一群年轻而又忙碌的身影,他们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他们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在疫情一线奉献着青春力量——他们,是湾桥镇的返乡大学生。
“在村口做好值守工作,是我作为村民和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履行好的责任和义务。”在上阳溪村路口参与值守的杨碧波是一名大三学生,在他看来,为村民守好这道关卡,使他的假期生活变得充实,也让他感受到了全村村民的团结和凝聚力。
同样是大三学生,与杨碧波一起值守的杨江敏感受到了责任和光荣。杨江敏说,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用担当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家人都很支持我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能参加家乡的抗疫工作,我感到很光荣。”
当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各级团委和高校的号召下,湾桥镇返乡大学生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截至2月20日,湾桥镇已有57名返乡大学生积极请战,是全市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最多的乡镇。他们主动到所在村报到,参加湾桥镇返乡大学生防疫志愿服务队,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讲解科学防疫措施,在各个村口卡点值守,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红色热土。
抗疫 “女汉子”忘我工作守护一方百姓平安健康
“国菲,消毒液做完了没有?各村抬走了没有?”“小杨,那个文件发下去没有?报表收上来了吗?”“小段,你们物资领回来没有?有没有全部登记?”……每天,湾桥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文琳忙得脚不沾地。
疫情发生后,湾桥镇第一时间由党政办、计生办、组织办、卫生院抽调5名女同志作为指挥部办公室成员,负责指挥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协调。
她们每天要统计、梳理、上报各种材料和报表;每天要搬运、发放口罩、消毒液、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每天要打扫卫生、测量体温、消毒防疫;每天要自制消毒液、装桶分发、调试设备。
她们不分白天黑夜、无论物资轻重、不管工作多少,都能够应付自如。她们每天自制生产约260公斤消毒液,目前已为全镇防疫一线提供2000多公斤消毒液,却从没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她们忘我工作,将自己锻炼成了“女汉子” ,但她们无怨无悔,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娇小的身躯筑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只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全与健康。
“迎着晨露出发,踏着星辰而归。”天色已黑,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除了24小时值守的人员外,明天,太阳升起之前,湾桥镇无数的干部群众还是会像战士一样,在这场万众一心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冲锋在各个不起眼的角落,用他们的方式努力战斗。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