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母亲每天都要从老家给我打来电话,嘱咐我不要去抢口罩,更不要去抢双黄连。她让我除了上下班,除了工作需要,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好好呆在家里,不要焦燥。
母亲已经77岁,因为不肯进城,至今仍住在乡下。本来我与母亲约定,我们一家大年初一去农村老家看她。可大年初一,我刚将车子发动,突然接到电话通知,要我立即到单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我边往单位赶,边给母亲打电话,抱歉地告诉她,防疫工作形势严峻,我不能回家陪她了。
儿子在大年三十才从学校赶回来,当时我就告诉母亲,大年初一我们全家就去看她。母亲听说甚是兴奋,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她准备了好多我们喜欢吃的,就等我们回家了。
可当母亲听说我不能回家时,母亲不仅没有叹气,而且还说了一句让我难忘的话:“你赶快去单位开会,等防疫工作结束后,再回来看我不迟。”
等防疫工作结束后,再回来看我不迟。母亲的这句话,虽然朴素,却让我想到了那些出征武汉的“白衣战士”,想到了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武汉防疫第一线的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想到了一位医生妈妈在出征前与丈夫和儿子的告别场景,想到了各地一批又一批开往前线的逆行者的铿锵誓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疫情防控工作像是上紧了的发条,开会,值班,督查,全力投入到对武汉返乡人员的排查和隔离,各项事务缠于身心。我身边的同事们似乎都忘记了白天和黑夜,忘记了这还是在过年,忘记了家里还有父母、妻子和儿女。
可家里人怎能忘记。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汤松兵的六岁女儿瑷瑷,因为思念担心父亲,给已连续十天没有回家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说她从电视上看见了连防护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躺在角落里睡着了的爸爸,说她看到了医院那些护士因为戴防护罩脸上的勒痕都渗出了血印,她在信中告诉爸爸,要爸爸转告那些病人,她把爸爸借给他们,她每天都在家祈祷爸爸早一天把病毒打败,大家都能够平安回家。
虽然我不能像汤医生那样救死扶伤,工作环境也没有汤医生那么危险,那样劳累,但母亲每天都会给我打来电话,让我不要想家,集中精力好好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可是当前整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可是当前整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这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控工作的总要求吗?我想,母亲虽然老了,但她在老家仍然每天坚持通过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了解疫情发展。母亲,和天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她的心,原来一直都与疫情防控在一起。
虽然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深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正是因为有了像钟南山这样的院士,有了无数个“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逆行者,有了无数个像我身边汤医生这样懂事的女儿,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起加油,寒冬终将退去,春天必将来临,我们一定赢!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