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9/12/m20191225aec0155d7cd143eba18782e848150910.jpg
近年来,喜洲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把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抓手,绘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9-12/26/022397.html

等待处理…

喜洲镇抓实文化传承促民族团结进步

2019年12月25日  浏览量:5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喜洲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把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抓手,绘制“人文大理·幸福喜洲”的美丽画卷。

喜洲镇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文化名镇,居住着白、汉、回、纳西、傣、彝等15个民族, 200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镇”,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3121”工程示范区建设。喜洲镇依托资源优势,抓实民族文化传承。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人,开办民族文化传习班、讲习所,组建白族扎染协会、洞经音乐和唢呐表演队,举办大本曲弹唱、扎染技能、白族“三道茶”表演培训班等,推进民族语言、民族歌舞进校园。切实加强对文物古籍、口传文化、民族歌舞、民间技艺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大理栽秧会、喜洲粑粑、火把节等18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白族扎染技艺和白族“绕三灵”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30余人被各级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做精民族传统工艺,喜洲镇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民情民俗的精神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寸家大院、十八里铺等生产加工的银器以精美的工艺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周城村的白族扎染、刺绣等特色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全村依靠扎染工艺年创收超亿元。

同时,喜洲镇搞活民族节庆文化,促进各民族间团结交流。依托三月街民族节、“蝴蝶会”“绕三灵”、白族本主节、栽秧会、火把节和回族开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举办“同心向党”歌咏比赛、耍龙舞狮表演、大本曲弹唱等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杨本耀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市市民基本文明行为15条
下篇:我市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丰富滋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