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我市2019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渔业增殖放流活动仪式在湾桥镇古生村举行。
大理素有滇西“鱼米之乡”的美誉,洱海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云南鲤科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洱海流域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生活对湖体的侵占以及流域污染日益加重,致使洱海负荷不断加大。2006年以来,根据洱海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生生物饵料组成结构变化,我市有计划地开展洱海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实施“以鱼控藻、以鱼净水”生态养殖,有效遏制洱海水体富营养化升高势头,对减少洱海蓝藻“水华”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介绍,此次共放流裂腹鱼7.5万尾、鲢鱼和鳙鱼12吨,放流的苗种均为适合我市海域生长的本地优势物种。此次洱海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是降低洱海水体富营养化、实现“以鱼控藻、以鱼净水”、保持水生态自然修复与平衡的有效措施,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保护渔业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杨尔华 马元娟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